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原则的价值与局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现实的自然界”与自然界的非人属性第13-25页
 第一节 西方传统哲学“思想世界”的形成及其演变第13-16页
 第二节 感性对象性:自然界的“现实性”规定第16-21页
  一、 对“抽象的自然界”的批判第16-19页
  二、 作为“感性对象”的自然界第19-21页
 第三节 实践“空场”与自然界的“非人属性”第21-25页
  一、 对实践的“不了解”第22页
  二、 感性直观:自然界的非人属性第22-25页
第二章 “现实的人”与人的主体性维度的缺失第25-33页
 第一节 传统哲学的人性论第25-26页
 第二节 直观反对抽象—为“现实的人”辩护第26-29页
  一、 “感性对象性”原则:对抽象的人的批判第26-28页
  二、 人是感性的存在物第28-29页
 第三节 感性直观:人的主体性维度的缺失第29-33页
第三章 “现实的人的历史”与人本主义历史观第33-39页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第33-34页
 第二节 感性直观:人本主义历史观第34-39页
第四章 原则替换: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第39-53页
 第一节 “感性活动”原则之确立第39-43页
 第二节 “感性活动”较“感性直观”的优越之处第43-53页
  一、 从“感性对象”到“感性活动”:自然界的重新理解第43-46页
  二、 感性活动:从抽象的人走向现实的人第46-48页
  三、 感性活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诞生第48-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遵从自然本性而生活—《沉思录》中包含的幸福观
下一篇: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