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特征及土壤性质变化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 ·国内外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状演变 | 第11-14页 |
| ·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样地设置 | 第16-17页 |
| ·样方调查和样品采集 | 第17页 |
| ·土壤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变化 | 第21-25页 |
| ·植被盖度的变化 | 第21页 |
| ·物种密度的变化 | 第21-22页 |
| ·植被生物量的变化 | 第22-23页 |
| ·植被结构特征的变化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25-32页 |
| ·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第25-27页 |
| ·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 | 第25页 |
| ·土壤容重的变化 | 第25页 |
| ·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 第25-27页 |
| ·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第27页 |
| ·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 | 第27-31页 |
| ·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 ·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的耦合关系分析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32-39页 |
|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32-35页 |
| ·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 | 第32-33页 |
| ·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 第33页 |
|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 第33-34页 |
|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 第34-35页 |
|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第35-37页 |
|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第36-37页 |
|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