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渔父情结山水画的内涵界定以及元代以前的创作概况 | 第9-17页 |
·渔父情结山水画的内涵界定 | 第9-12页 |
·渔父形象原型分析 | 第9-11页 |
·渔父形象包含的五要素 | 第11-12页 |
·元代以前渔父情结山水画的创作概况 | 第12-17页 |
·渔父情结山水画的起源 | 第12-13页 |
·隋唐时期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13-14页 |
·宋代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渔父情结山水画在元代兴盛的状况 | 第17-31页 |
·元代前期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18-20页 |
·钱选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18-19页 |
·赵孟頫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19-20页 |
·元代中期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20-28页 |
·朱德润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21-22页 |
·吴镇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22-27页 |
·黄公望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27-28页 |
·元代后期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28-31页 |
·王蒙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28-29页 |
·马琬、陈汝言的渔父情结山水画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渔父情结山水画在元代兴盛的主要因素探析 | 第31-35页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元代异族统治的社会环境 | 第33页 |
·元代文学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从“无我之境”走向“有我之境”的文人隐逸心态特征 | 第35-41页 |
·宋代“无我之境”的文人隐逸心态 | 第35-37页 |
·元代“有我之境”的文人隐逸心态 | 第37-41页 |
·艺术手法由“图真”向“同调”性转变 | 第38页 |
·画面抒情性的强化 | 第38-39页 |
·文学趣味的突出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