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概述 | 第10页 |
·絮凝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无机絮凝剂 | 第10-12页 |
·有机絮凝剂 | 第12-13页 |
·微生物絮凝剂 | 第13-14页 |
·复合絮凝剂 | 第14页 |
·絮凝剂的机理 | 第14-16页 |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第14-16页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6-21页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和性质 | 第16页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1页 |
·课题的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21-22页 |
·研究重点 | 第21-2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2页 |
·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P(AM-DMC-DAC)的合成 | 第23-37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24页 |
·反应体系的选择 | 第24-25页 |
·阳离子单体的选择 | 第24-25页 |
·反应体系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25页 |
·引发体系的选择 | 第25页 |
·P(AM-DMC-DAC)聚合反应机理 | 第25-27页 |
·链引发 | 第25-26页 |
·链增长 | 第26页 |
·链终止 | 第26页 |
·链转移 | 第26-27页 |
·三元聚合物的聚合机理 | 第27页 |
·紫外光的作用 | 第27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光聚合强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28页 |
·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总单体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引发剂类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脲素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光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反应体系 pH 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3页 |
·多因素正交试验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P(AM-DMC-DAC)的表征 | 第37-44页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P(AM-DMC-DAC)的红外图谱表征 | 第39-40页 |
·红外光谱工作原理 | 第39页 |
·产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P(AM-DMC-DAC)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页 |
·P(AM-DMC-DAC)的电镜扫描图谱表征 | 第40-42页 |
·SEM 分析原理 | 第40页 |
·产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SEM 图谱分析 | 第41-42页 |
·P(AM-DMC-DAC)的差热热重表征分析 | 第42-43页 |
·差热-热重分析原理 | 第42页 |
·产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42页 |
·差热热重图谱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P(AM-DMC-DAC)在污泥脱水的应用 | 第44-51页 |
·前言 | 第4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45页 |
·聚合物阳离子度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相对分子质量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P(AM-DMC-DAC)与国内外三种常用絮凝剂脱水性能的对比 | 第47-49页 |
·污泥脱水机理讨论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PAFS-CPAM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51-57页 |
·前言 | 第5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PAFS-CPAM 絮凝剂的制备 | 第51-52页 |
·絮凝实验 | 第52页 |
·CODCr的测定 | 第52页 |
·浊度的测定 | 第52页 |
·复合絮凝剂的表征 | 第52-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投加量对浊度去除的影响 | 第54页 |
·投加量对 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54-55页 |
·pH 值对浊度及 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前景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前景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