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药物缓控释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生物医用高分子纳米材料对血液成分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第10-21页
     ·引言第10-11页
     ·生物医用高分子纳米材料与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第11-19页
       ·分析手段第11-12页
       ·聚阳离子与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第12-17页
       ·高分子胶束与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第17-19页
       ·药物(基因)/载体复合纳米粒子与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第19页
     ·生物医用高分子纳米材料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第19-21页
   ·基因载体材料聚乙烯亚胺的结构特征第21页
   ·本研究课题(PEI 的安全性评价)的提出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6页
第二章 聚乳酸微球嵌入到海藻酸钙凝胶珠作为双药物输送系统的研究第26-39页
   ·引言第26-28页
   ·实验部分第28-30页
     ·实验材料第28页
     ·载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第28页
     ·聚乳酸-海藻酸钙镶嵌型凝胶珠的制备第28-29页
     ·聚乳酸微球及凝胶珠的形貌观察第29页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第29-30页
     ·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第30页
     ·体外释药实验第30页
     ·HPLC 测量条件第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6页
     ·聚乳酸微球及凝胶珠的形貌观察第30-33页
     ·载药量和包封率第33页
     ·DSC 分析第33-34页
     ·体外释放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三章 聚乙烯亚胺对血浆蛋白和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第39-69页
   ·引言第39-40页
   ·实验部分第40-44页
     ·实验材料第40页
     ·PEI 对红细胞的聚集和形态的影响第40-41页
     ·PEI 对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的影响第41页
       ·PEI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第41页
       ·血小板激活第41页
     ·PEI 和 BSA 的相互作用研究第41-42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41页
       ·紫外吸收光谱学(UV)第41-42页
       ·透射电镜(TEM)第42页
       ·荧光光谱学第42页
       ·圆二色谱(CD)光谱学第42页
     ·PEI 对血液凝血功能的影响第42-43页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时间(FT)分析第42页
       ·血栓弹力图(TEG)第42-43页
     ·PEI 对血浆蛋白的吸附研究与鉴别第43-44页
       ·将 BPEI-25k 固定到磁珠表面第43页
       ·血浆蛋白的吸附与分离第43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鉴定蛋白第43-44页
     ·统计分析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64页
     ·PEI 对红细胞聚集和形态的影响第44-46页
     ·PEI 对血小板聚集和激活的影响第46-48页
       ·PEI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第46-47页
       ·血小板激活分析第47-48页
     ·PEI 与 BSA 相互作用分析第48-54页
       ·SDS-PAGE第49页
       ·UV 光谱学第49-51页
       ·荧光光谱学第51-53页
       ·CD 分析第53-54页
     ·PEI 对血液凝血功能的影响第54-61页
       ·APTT 和 PT第54-56页
       ·FT第56-57页
       ·TEG 分析第57-61页
     ·血浆蛋白吸附研究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第四章 聚乙烯亚胺对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及全血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第69-94页
   ·引言第69-70页
   ·实验部分第70-73页
     ·实验材料第70页
     ·纤维蛋白聚合实验第70页
     ·PEI 与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分析第70-71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70页
       ·紫外吸收光谱学(UV)第70-71页
       ·荧光光谱学第71页
       ·CD 光谱学第71页
     ·SEM 分析血块结构第71页
     ·血液流变学实验第71-72页
     ·溶血实验第72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红细胞膜表面形貌第72页
     ·RBC 膜蛋白的电泳分析第72页
     ·红细胞膜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测定第72-73页
     ·统计分析第73页
   ·结构与讨论第73-90页
     ·纤维蛋白聚合分析第73-75页
     ·PEI 与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分析第75-79页
       ·SDS-PAGE第76页
       ·UV 光谱学分析第76-77页
       ·荧光光谱学第77-78页
       ·CD 光谱学第78-79页
     ·SEM 观察 PEI 对全血凝块形态的影响第79-81页
     ·全血的流变学研究第81-85页
     ·红细胞体外溶血实验第85-86页
     ·AFM 分析 RBC 膜形貌特征第86-88页
     ·RBC 膜蛋白电泳分析第88-89页
     ·红细胞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分析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96页
缩写词表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水化硅酸钙(C-S-H)微观结构的X射线散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