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内涵 | 第19-21页 |
·经营者集中的概念 | 第19-20页 |
·经营者集中内涵廓清 | 第20-21页 |
·经营者集中的种类 | 第21页 |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制度界定 | 第21-23页 |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制度的地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的考量因素 | 第25-37页 |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25-31页 |
·相关市场界定概论 | 第25-26页 |
·相关产品市场的替代性分析 | 第26-28页 |
·相关地域市场的界定 | 第28-30页 |
·“假定垄断者测试法” | 第30-31页 |
·经营者集中规制实质审查的竞争评估 | 第31-34页 |
·市场份额 | 第31-32页 |
·市场控制力 | 第32-33页 |
·市场集中度 | 第33-34页 |
·市场进入障碍 | 第34页 |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的抗辩 | 第34-37页 |
·集中效率抗辩 | 第35-36页 |
·企业破产抗辩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欧美经营者集中的实质审查制度分析 | 第37-45页 |
·美国“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的解构 | 第37-40页 |
·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 | 第37-38页 |
·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反竞争效果 | 第39页 |
·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的例外 | 第39-40页 |
·欧盟“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的认定 | 第40-43页 |
·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41页 |
·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 | 第41-42页 |
·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反竞争效果 | 第42页 |
·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的例外 | 第42-43页 |
·欧美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制度比较下的启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我国经营者集中的实质审查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 第45-52页 |
·典型案例下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标准考证 | 第45-47页 |
·案例缩影 | 第45-46页 |
·案例背后的实质审查标准 | 第46-47页 |
·我国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标准的实施困境 | 第47-49页 |
·基本控制标准的模糊 | 第47-48页 |
·经营者集中竞争评定的缺漏 | 第48页 |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抗辩的实施困境 | 第48-49页 |
·我国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标准的完善建议 | 第49-52页 |
·立法方向的思考 | 第49-50页 |
·基本控制标准的厘清 | 第50页 |
·明确效率抗辩的适用范围 | 第50-51页 |
·实质审查标准考量因素的细化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