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的社交电商营销
——以拼多多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绪论 | 第11-16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一)空间生产理论综述 | 第12-14页 |
| (二)社交电商营销综述 | 第14-16页 |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 (二)访谈法 | 第16页 |
| 第一章 网络空间与资本 | 第16-22页 |
| 1.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 第17-19页 |
| 1.1.1 空间的划分 | 第17页 |
| 1.1.2 空间生产理论 | 第17-19页 |
| 1.2 空间生产理论中的资本批判 | 第19-20页 |
| 1.2.1 资本主义信息化 | 第19页 |
| 1.2.2 网络空间的阶级分化 | 第19-20页 |
| 1.3 网络空间与资本的内在关联 | 第20-22页 |
| 1.3.1 资本的空间属性 | 第21页 |
| 1.3.2 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 第21-22页 |
| 1.3.3 网络空间的物质存在形态 | 第22页 |
| 第二章 网络资本空间化:资本生产的空间结构 | 第22-30页 |
| 2.1 用户作为资本空间的基础 | 第23-24页 |
| 2.2 分享、互惠的社交关系建构资本空间 | 第24-26页 |
| 2.3 时间消费与流量加持推动资本空间扩张 | 第26-30页 |
| 2.3.1 时间消费 | 第27-28页 |
| 2.3.2 流量加持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网络空间资本化:空间商品的资本属性 | 第30-36页 |
| 3.1 网络空间资本化的前提 | 第31-32页 |
| 3.1.1 网络空间的物质性 | 第31页 |
| 3.1.2 网络空间的社会性 | 第31-32页 |
| 3.2 网络空间资本化的过程 | 第32-36页 |
| 3.2.1 第一阶段:社交关系构成空间资本 | 第32-33页 |
| 3.2.2 第二阶段:空间的回馈与巩固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网络空间资本的负效应 | 第36-42页 |
| 4.1 虚假的消费符号 | 第36-39页 |
| 4.1.1 无止境的消费欲望 | 第37-38页 |
| 4.1.2 无意识的消费深渊 | 第38-39页 |
| 4.2 社交关系商品化 | 第39-42页 |
| 4.2.1 被绑架的人情 | 第40-41页 |
| 4.2.2 社交关系利益化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网络空间资本风险的规避策略 | 第42-45页 |
| 5.1 工具理性的变革 | 第42-44页 |
| 5.1.1 设置权限遏制“侵蚀”私人空间 | 第43页 |
| 5.1.2 改进宣传模式,提高用户体验感 | 第43-44页 |
| 5.2 价值理性的追求 | 第44-45页 |
| 5.2.1 消费心理健康化 | 第44-45页 |
| 5.2.2 日常生活艺术化 | 第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 | 第50-53页 |
| 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