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1-61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51页 |
1 概述 | 第11-24页 |
·分类地位 | 第11-15页 |
·病原 | 第15-21页 |
·流行状况 | 第21-24页 |
2 临床诊断 | 第24-28页 |
·流行病学特征 | 第24-25页 |
·临床症状 | 第25-26页 |
·病理变化 | 第26-27页 |
·与其他疫病的鉴别诊断 | 第27-28页 |
3 病原学诊断 | 第28-36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8-29页 |
·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 | 第29-31页 |
·血清学鉴定 | 第31-33页 |
·分子诊断技术 | 第33-34页 |
·分子分型技术 | 第34-36页 |
·MLST 分型 | 第35页 |
·PFGE 分型 | 第35-36页 |
4 血清学诊断 | 第36-38页 |
·猪链球菌 | 第36-38页 |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 第38页 |
5 防治措施 | 第38-41页 |
·管理措施 | 第38-39页 |
·免疫策略与疫苗免疫 | 第39-40页 |
·药物防治 | 第40-41页 |
附图 | 第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第二章 HACCP管理体系及其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应用 | 第51-61页 |
1 HACCP简介 | 第51-54页 |
·名词解释 | 第51-52页 |
·HACCP的特点 | 第52页 |
·HACCP原理 | 第52-54页 |
·危害分析(原理 1) (Hazard Anaylsis- HA) | 第52页 |
·确定关键控制点(原理2) (Critical Control Point- CCP) | 第52-53页 |
·确定与各CCP相关的关键限值(原理3) (CL) | 第53页 |
·确立CCP的监控程序(原理4) | 第53页 |
·纠偏行动(原理5) | 第53页 |
·验证程序(原理6) | 第53页 |
·记录保存程序(原理7) | 第53-54页 |
2 畜禽养殖过程HACCP体系的应用 | 第54-57页 |
·养殖过程中的安全危害 | 第54-55页 |
·养殖过程安全危害的控制措施 | 第55-56页 |
·养殖过程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的监控 | 第56-57页 |
·引种 | 第57页 |
·词料采购、加工与储藏 | 第57页 |
·药物疫苗采购与使用 | 第57页 |
·饲养管理 | 第57页 |
3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61-115页 |
第三章 上海地区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61-91页 |
摘要 | 第61-6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2-67页 |
·调查方案 | 第62-63页 |
·样品采集 | 第63页 |
·病原分离和鉴定 | 第63-67页 |
·药敏试验 | 第67页 |
2 结果 | 第67-82页 |
·猪场猪链球菌病摸底调查 | 第67页 |
·猪链球菌病临床病例发病情况 | 第67-75页 |
·猪场健康猪群猪链球菌监测情况 | 第75-77页 |
·细菌毒力因子谱基因型分布 | 第77-81页 |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毒力因子谱分布 | 第77页 |
·猪链球菌健康猪携带菌株毒力因子谱分布 | 第77-81页 |
·耐药性分析 | 第81-82页 |
3 讨论 | 第82-86页 |
·上海地区猪链球菌病临床表现形式 | 第82-83页 |
·1998~2010年流行菌株分布情况 | 第83-84页 |
·毒力因子分布特征 | 第84-85页 |
·耐药性分析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ABSTRACT | 第89-91页 |
第四章 猪链球菌感染风险因子分析及控制要点 | 第91-103页 |
摘要 | 第91页 |
1 猪链球菌在环境及载体中存活能力 | 第91-92页 |
2 猪链球菌的传播途径 | 第92页 |
3 猪链球菌在猪体内分布 | 第92页 |
4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 | 第92-93页 |
5 猪链球菌病发病诱因 | 第93页 |
6 猪链球菌感染的风险因子分析 | 第93-97页 |
7 猪场猪链球菌感染的控制要点 | 第97页 |
8 讨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ABSTRACT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猪链球菌病综合防控体系的制定和应用效果 | 第103-115页 |
摘要 | 第103页 |
1 猪链球菌病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 | 第103-104页 |
·制定思路和主要措施 | 第103-104页 |
·体系文件的编制 | 第104页 |
2 示范猪场的选择 | 第104-105页 |
3 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 | 第105-109页 |
·隐性带菌猪控制 | 第105-107页 |
·二点四段猪群流动管理 | 第107页 |
·疫苗免疫、药物防治 | 第107-108页 |
·PRRS、PCV-2、PR等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控制 | 第108页 |
·其他主要措施 | 第108-109页 |
4 监测、验证情况 | 第109-111页 |
·隐性带菌猪控制 | 第109页 |
·精液疫病监测 | 第109页 |
·猪群主要疫病监测 | 第109-111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12页 |
6 防控效益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4页 |
ABSTRACT | 第114-115页 |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附件一 猪链球菌病调查问卷 | 第117-121页 |
附件二 规模猪场猪链球菌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 第121-129页 |
附件三 上海市中小规模家庭生态养猪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及猪链球菌控制方案 | 第129-135页 |
附件四 规模猪场二点四段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第135-151页 |
附件五 猪场消毒程序 | 第151-156页 |
附件六 规模猪场推荐免疫程序 | 第156-159页 |
致谢 | 第159-16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161-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