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妾的研究--生活与礼、法律的差异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5页 |
| 一、写作缘起与学术史回顾 | 第8-13页 |
| (一)写作缘起 | 第8-9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9-13页 |
| 二、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一)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上篇 妾的社会地位及其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 第15-42页 |
| 一、妾进入家庭的途径看妾之社会地位 | 第16-19页 |
| 二、妾与众家庭成员的关系 | 第19-42页 |
| (一)夫妾关系 | 第19-28页 |
| 1、为夫家传宗接代 | 第21-22页 |
| 2、用色艺来吸引夫君 | 第22-24页 |
| 3、与夫两情相悦 | 第24-26页 |
| 4、代妻:如同夫与正妻之关系 | 第26-28页 |
| (二)妻妾关系 | 第28-37页 |
| 1、妻强妾弱 | 第30-32页 |
| 2、妻弱妾强 | 第32-34页 |
| 3、别宅妇 | 第34-37页 |
| (三)妾与子女的关系 | 第37-40页 |
| 1、非亲生子女 | 第37-38页 |
| 2、亲生子女 | 第38-40页 |
| (四)妾与本家的关系 | 第40-42页 |
| 下篇 妾的家庭财产权利 | 第42-55页 |
| 一、对奁产的支配权 | 第42-45页 |
| 二、其他获得私产的途径 | 第45-46页 |
| 三、对家庭财物的日常处置和管理 | 第46-48页 |
| 四、对夫家遗产的继承权 | 第48-55页 |
| (一)寡妾的法定继承权 | 第48-51页 |
| 1、未育有子的情况 | 第48-50页 |
| 2、育有子的情况 | 第50-51页 |
| (二)遗嘱继承权 | 第51-55页 |
| 结语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 后记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