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份”的内涵与建构--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观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页 |
一、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女性身份”的内涵 | 第14页 |
第一节 关于“女性身份”的定义 | 第14-17页 |
第二节 《第二性》与“女性身份” | 第17页 |
1. 女神、女奴、女人 | 第17-22页 |
2. 女孩、少女、妻子、母亲 | 第22-24页 |
3. 工作中的女人 | 第24-26页 |
第三节“他者”与“女性身份” | 第26-30页 |
第二章 “女性身份”的建构 | 第30页 |
第一节 “女性身份”的外部建构 | 第30-31页 |
1. 社会与家庭 | 第31-33页 |
2. 经济、历史与文化 | 第33-37页 |
第二节 “女性身份”的内部建构 | 第37页 |
1. 对萨特的“自由选择”的“背离” | 第37-39页 |
2. 女性的自我认同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波伏娃小说中的“女性身份”书写 | 第41页 |
第一节 困境之中的女性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向着自由而挣扎的女性 | 第43-47页 |
第三节 如何成为理想图景中的女性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