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 | 第11-18页 |
一、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二、病因病机 | 第12-14页 |
三、证候分型 | 第14-15页 |
四、中医药治疗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一、不稳定斑块破裂 | 第18-19页 |
二、血栓形成 | 第19页 |
三、内皮功能失调 | 第19-20页 |
四、冠状动脉痉挛 | 第20页 |
五、炎症反应 | 第20-24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4-33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4-27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4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4-26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26页 |
四、排除病例标准 | 第26页 |
五、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第26页 |
六.疗效判定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一、分组方法 | 第27页 |
二、治疗方案 | 第27页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第27页 |
一、安全性观测 | 第27页 |
二、疗效性观测 | 第27页 |
第四节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第五节 临床资料分析 | 第28-29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第28页 |
二、AC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第28-29页 |
第六节 结果 | 第29-33页 |
一、ACS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29页 |
二、ACS患者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健康状况调查量表积分比较 | 第29-30页 |
三、ACS患者和正常组在治疗前IL-6、MMP-9、Visfatin、MCP-1、MAPK、hs-CRP含量比较 | 第30页 |
四、ACS患者治疗前后IL-6、MMP-9含量比较 | 第30-31页 |
五、ACS患者治疗前后Visfatin、MCP-1含量比较 | 第31页 |
六、ACS患者治疗前后MAPK、hs-CRP含量比较 | 第31-32页 |
七、ACS患者治疗后和正常组MAPK、Visfatin含量比较 | 第32页 |
八、药物的安全性检测和不良反应 | 第32页 |
九、脱落病例和失访病例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开心片的组成及方药分析 | 第33-36页 |
第二节 ACS与六大指标的相关性的探讨 | 第36-39页 |
第三节 ACS在中医疗效及生存质量的评价 | 第39-40页 |
第四节 课题研究总结 | 第40-41页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