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及功能分异研究方面 | 第11-15页 |
·农村居民点分类研究方面 | 第15-16页 |
·农村居民点相关分类研究方面 | 第16-17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区位理论 | 第17页 |
·聚落地理理论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8-22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第22-3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2-28页 |
·研究区区位 | 第22-23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3-26页 |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28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 | 第28页 |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资料来源 | 第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 | 第30-46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9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海拔的关系 | 第30-32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坡度的关系 | 第32-33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 第33-35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道路的关系 | 第35-36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 第36-38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农民收入水平的关系 | 第38-39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 | 第39-44页 |
·农村居民点集中不足,空间分布分散 | 第40-41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大,效率较低 | 第41页 |
·“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空间格局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41-42页 |
·农村宅基地缺乏流转机制,影响集中布局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 | 第46-68页 |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的时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第46-47页 |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47-59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由高海拔区向低海拔区转移 | 第47-50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由陡坡向平缓坡转移 | 第50-53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向道路附近集中 | 第53-56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向河流附近集中 | 第56-59页 |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59-65页 |
·人口因素 | 第59页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59-63页 |
·政策因素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五章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驱动机制及对策研究 | 第68-74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驱动机制 | 第68-69页 |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 第68页 |
·农民对社会服务设施的需求 | 第68-69页 |
·国家政策的引导 | 第69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对策研究 | 第69-74页 |
·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 | 第69-70页 |
·加强中心村镇建设,促进居民点适度集中 | 第70-71页 |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强经济实力 | 第71页 |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 | 第71-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6页 |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2010年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74页 |
·1990-2010 年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74-75页 |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影响因素 | 第75页 |
·商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75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