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4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益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沙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2页 |
| ·沙地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毛乌素沙地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2页 |
| ·盐池县概况 | 第17-19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9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页 |
| ·乌审旗概况 | 第19-22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1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1-22页 |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 ·样地的布设 | 第24页 |
| ·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 | 第24-25页 |
| ·数据分析 | 第25-28页 |
| 4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益分析 | 第28-60页 |
| ·灌木固沙造林模式 | 第28-39页 |
| ·研究区立地条件特征 | 第28页 |
| ·技术思路与措施 | 第28-29页 |
| ·生态效益分析 | 第29-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封育模式 | 第39-49页 |
| ·研究区立地条件特征 | 第39页 |
| ·技术要点与措施 | 第39-40页 |
| ·生态效益分析 | 第40-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两行一带灌木防风阻沙林模式 | 第49-57页 |
| ·研究区立地条件特征 | 第49页 |
| ·技术思路与措施 | 第49-50页 |
| ·生态效益分析 | 第50-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飞播造林模式 | 第57-60页 |
| ·研究区立地条件特征 | 第57页 |
| ·技术思路 | 第57-58页 |
| ·生态效益分析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0-64页 |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 ·建议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个人简介 | 第70-72页 |
| 导师简介 | 第72-74页 |
| 成果清单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