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区现代海洋学特征 | 第12-15页 |
·水团与洋流活动 | 第12-14页 |
·海区温度与盐度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研究材料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及原理 | 第22-27页 |
·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 | 第22-25页 |
·稳定同位素法研究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碳同位素水团示踪法 | 第23-24页 |
·样品预处理及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自然伽玛射线值分析 | 第25页 |
·颜色反射率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研究区 U1352 站位地层学 | 第27-37页 |
·U1352B 岩心岩性地层学 | 第27-30页 |
·U1352B 岩心年代地层学 | 第30-37页 |
·年代地层框架划分 | 第30-36页 |
·AMS14C 测年及年龄校正 | 第30-31页 |
·U1352B 岩心年代地层框架建立 | 第31-36页 |
·沉积速率 | 第36-37页 |
第4章 U1352B 岩心古海洋学特征 | 第37-48页 |
·海区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 第37-40页 |
·海区有孔虫壳体碳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 第40-43页 |
·碳同位素示踪水团迁移情况 | 第43-45页 |
·自然伽玛射线及河源沉积物供应状况 | 第45-47页 |
·颜色反射率及碳酸盐含量变化 | 第47-48页 |
第5章 研究区第四纪晚期以来亚热带锋迁移情况及古环境意义 | 第48-54页 |
·氧同位素 23~19 期海区古环境 | 第50-51页 |
·氧同位素 18~14 期海区古环境 | 第51页 |
·氧同位素 13~9 期海区古环境 | 第51-52页 |
·氧同位素 8~1 期海区古环境 | 第52-5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