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醉驾入刑”的执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工具 | 第11-12页 |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2 郑州市“醉驾入刑”实施后的执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20页 |
·国内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立法现状 | 第14-16页 |
·郑州市“醉驾入刑”实施后的执行现状 | 第16-18页 |
·存在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案件明显增多 | 第18页 |
·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的人员无法刑事处罚 | 第18-19页 |
·醉驾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 | 第19页 |
·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定罪处罚不统一 | 第19-20页 |
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 | 第20-22页 |
·肇事逃逸后醉酒取证困难 | 第22-23页 |
·法律没有规定超标电动执行车属于机动车 | 第23-24页 |
·法律法规存在漏洞 | 第24-25页 |
·法条竞合 | 第25-27页 |
4 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27-34页 |
·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理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7-28页 |
·执行过程中的对策研究 | 第28-33页 |
·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群众举报 | 第28-30页 |
·严格规范民警执法 | 第30页 |
·加重处罚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人员 | 第30-31页 |
·严格按照标准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管理 | 第31-32页 |
·完善“危险驾驶罪” | 第32-33页 |
·对策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5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个人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