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韦庄对杜甫的接受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9-12页
 一、选题缘由和理论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0-11页
 三、韦庄对杜甫接受的方式第11-12页
第一章 尊杜选诗:从诗歌选本看韦庄对杜甫的接受第12-28页
 第一节 杜甫唐代接受情况概述第13-18页
  一、分期接受第13-15页
  二、选本接受第15-18页
 第二节 从《又玄集》看韦庄对杜甫的接受第18-28页
  一、《又玄集》成书情况及选诗标准第18-23页
  二、《又玄集》选录杜诗概况及原因第23-26页
  三、韦庄与杜甫诗学思想的契合第26-28页
第二章 喜杜学诗:从诗歌创作看韦庄对杜甫的接受第28-54页
 第一节 主题思想的传承第28-45页
  一、忠君爱国思想的弘扬第30-35页
  二、“诗史”精神的传承第35-42页
  三、个人情感的生动描绘第42-45页
 第二节 创作艺术的借鉴第45-54页
  一、“沉郁顿挫”与“清词丽句”相协相长第45-48页
  二、律诗的继承和发展第48-49页
  三、用典、化用杜诗第49-54页
第三章 韦庄尊杜、学杜的原因第54-60页
 第一节 “异世同轨”的知音之感第54-55页
 第二节 艺术发展的必然性第55-57页
 第三节 同时代的学杜风气影响第57-60页
第四章 韦庄尊杜、学杜的价值、意义及其局限性第60-68页
 第一节 “诗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60-61页
 第二节 推动杜甫诗歌传播第61-63页
 第三节 韦庄诗的局限性第63-68页
  一、个人情感的过分强调第63-66页
  二、个人情感的过分直露第66-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一:《又玄集》所选作家及诗歌数量统计表第73页
附录二:《又玄集》所选诗歌体裁统计表第73-74页
后记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严歌苓小说中的生存困境与救赎意识
下一篇:论艾青诗歌创作的两次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