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雪玉洞空气CO2浓度变化及水—气碳转换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洞穴环境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岩溶动力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前人对雪玉洞的研究 | 第15-16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取样点的设定 | 第21页 |
·野外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实验室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第3章 雪玉洞洞穴空气中的CO_2变化特征 | 第23-31页 |
·洞穴CO_2的时间变化 | 第23-27页 |
·季节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突变期变化特征 | 第24-26页 |
·小时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洞穴CO_2的空间变化特征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洞穴CO_2突变原因分析 | 第31-49页 |
·旅游活动的影响 | 第31-33页 |
·气流的影响 | 第33-38页 |
·地下河因素的影响 | 第38-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5章 洞穴岩溶动力系统水-气碳转换量估算 | 第49-55页 |
·旅游活动的定量估算 | 第49-50页 |
·气流交换 | 第50页 |
·洞穴岩溶动力系统水-气碳转换量估算 | 第50-51页 |
·洞穴CO_2减少量估算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第55-5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创新点 | 第56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表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