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多巴胺载双组份药物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磷酸钙骨水泥的组成和分类 | 第13页 |
·CPC的优点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自固化 | 第13-14页 |
·凝固时间 | 第14页 |
·可塑型 | 第14页 |
·力学性质 | 第14-15页 |
·生物相容性 | 第15页 |
·骨传导和骨诱导 | 第15页 |
·CPC的力学性能增强 | 第15-16页 |
·添加微量元素 | 第15-16页 |
·添加纤维、晶须或碳纳米管 | 第16页 |
·添加无机粒子 | 第16页 |
·添加有机物 | 第16页 |
·CPC载药 | 第16-18页 |
·药物直接与CPC的固相或液相共混 | 第17页 |
·磷酸钙载药后再添加至CPC中 | 第17-18页 |
·以可降解材料包裹药物后再载入到CPC中 | 第18页 |
·多巴胺 | 第18-19页 |
·多巴胺 | 第18-19页 |
·多巴胺的研究 | 第19页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载多巴胺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 | 第21-29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材料 | 第21页 |
·CPC的制备 | 第21-22页 |
·材料学性能表征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DA对CPC相成分的影响 | 第23-27页 |
·DA对CPC抗压强度的影响及微观形貌观察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载骨碎补PLGA微球的制备与研究 | 第29-36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载GSB的PLGA微球的制备 | 第30页 |
·载GSB的PLGA微球的正交实验设计 | 第30页 |
·性能与表征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PLGA微球的载药率和包封率 | 第33页 |
·粒径分析与形貌观察 | 第33-34页 |
·体外释放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含多巴胺载双组份药物的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 | 第36-52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含DA载双组份药物CPC的制备 | 第37页 |
·性能表征 | 第37-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药物的载入对CPC凝固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药物的载入对CPC相成分的影响 | 第41-42页 |
·药物的载入对C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药物载入对CPC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3-44页 |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44-47页 |
·各组CPC药物释放后的XRD图谱分析 | 第47-48页 |
·药物释放前与释放后各组CPC微观结构的观察 | 第48-49页 |
·各组CPC孔隙率的研究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生物学评价 | 第52-60页 |
·引言 | 第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细胞实验 | 第53-54页 |
·抗菌实验 | 第54-5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5-59页 |
·细胞形态分析 | 第55-56页 |
·细胞活性检测 | 第56-57页 |
·碱性磷酸酶检测 | 第57-58页 |
·抗菌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简写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