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女大学生月经后期与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 祖国医学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 第10-15页 |
·月经后期病因病机阐述 | 第10-12页 |
·月经后期的治疗 | 第12-15页 |
2. 中医体质学说 | 第15-17页 |
·体质的形成 | 第15-16页 |
·中医体质分型 | 第16-17页 |
·中医体质分型与发病 | 第17页 |
3. 女性体质特点与发病 | 第17-19页 |
调查研究 | 第19-36页 |
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第19页 |
3. 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月经后期诊断标准 | 第19页 |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4.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 | 第20-22页 |
·中医体质分类标准 | 第20-21页 |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第21-22页 |
5.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实验设计 | 第22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改善 | 第22-23页 |
·调查表内容 | 第23页 |
·调查方式 | 第23页 |
·无效调查问卷的确定 | 第23页 |
·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 第23-24页 |
6. 结果 | 第24-36页 |
·一般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遗传因素 | 第27-28页 |
·月经史 | 第28-30页 |
·生活质量 | 第30-32页 |
·调查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 | 第32-36页 |
讨论 | 第36-49页 |
1. 发病率 | 第36页 |
2. 中医体质与月经后期发病相关性的探讨 | 第36-40页 |
·气虚质与月经后期相关性 | 第37-38页 |
·阳虚质与月经后期相关性 | 第38-39页 |
·气郁质与月经后期相关性 | 第39-40页 |
3. 其他发病因素与月经后期相关性探讨 | 第40-46页 |
·出生体重 | 第41页 |
·出生后喂养方式 | 第41-42页 |
·母亲遗传 | 第42-43页 |
·低体重及低体重指数 | 第43页 |
·饮食 | 第43-44页 |
·运动 | 第44-45页 |
·睡眠 | 第45页 |
·情志因素 | 第45-46页 |
4. 月经情况特点分析 | 第46-47页 |
5.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