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除草剂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物化法 | 第14-15页 |
·氧化法 | 第15-18页 |
·生化法 | 第18-20页 |
·微电解法原理及应用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微电解法的原理 | 第20-21页 |
·微电解法作为预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微电解作为深度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传统微电解法的优缺点 | 第24页 |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4-2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试验水样的来源 | 第26页 |
·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和乳氟禾草灵简介 | 第26-30页 |
·产品的基本信息 | 第26-27页 |
·产品的理化性质 | 第27页 |
·产品的毒理学性质 | 第27-28页 |
·产品的合成工艺 | 第28-30页 |
·废水排放特征 | 第30页 |
·试验废水水质 | 第30-31页 |
·农药厂废水处理站概况 | 第30-31页 |
·调节池原水水质情况 | 第31页 |
·原微电解出水水质情况 | 第31页 |
·二级生化出水水质情况 | 第31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1-33页 |
·微电解填料 | 第31-3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2-33页 |
·试验方案 | 第33-34页 |
·废水测定及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监测项目及方法 | 第34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4-36页 |
第3章 微电解法预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的研究 | 第36-51页 |
·球形填料预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的研究 | 第36-40页 |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6-38页 |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最佳工艺条件下微电解出水组分测试 | 第39-40页 |
·齿形填料预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的研究 | 第40-45页 |
·不同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最佳工艺条件下微电解出水组分指标测试 | 第43-45页 |
·铸铁屑预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的研究 | 第45-49页 |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组分指标分析 | 第48-49页 |
·填料类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第4章 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研究 | 第51-63页 |
·球形填料深度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研究 | 第51-54页 |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齿形填料深度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研究 | 第54-57页 |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铸铁屑微电解填料深度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研究 | 第57-61页 |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8-61页 |
·填料类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1-63页 |
第5章 预处理与深度处理工艺的比较 | 第63-66页 |
·CODcr和色度去除量的比较 | 第63-65页 |
·操作复杂性及成本分析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