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段强化开采地压微震监测与预警技术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前言 | 第11-16页 |
| ·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微震监测技术预测岩爆的新进展 | 第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 矿山开采现状与地压活动规律调查分析 | 第16-24页 |
| ·矿山开采现状 | 第16-20页 |
| ·开拓方式 | 第16页 |
| ·回采方法 | 第16页 |
| ·回采顺序及出矿 | 第16-17页 |
| ·充填 | 第17-20页 |
| ·矿山地压活动调查与分析 | 第20-24页 |
| ·矿山地压活动历史 | 第20-22页 |
| ·矿区地压活动规律与特征 | 第22-24页 |
| 3 矿岩微震特性与声波参数室内试验研究 | 第24-36页 |
|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 ·试验加载控制系统 | 第24-25页 |
| ·声发射监测系统 | 第25页 |
| ·操作方法与步骤 | 第25-26页 |
| ·试验内容 | 第25-26页 |
| ·试件制备及尺寸测量 | 第26页 |
| ·试验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声发射特征参数统计分析 | 第26-33页 |
| ·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 ·矿岩破裂特征 | 第34-36页 |
| 4 微震监测技术及系统介绍 | 第36-45页 |
| ·微震监测技术 | 第36-37页 |
| ·微震监测技术的原理 | 第36页 |
| ·微震监测技术的特点 | 第36-37页 |
| ·微震监测系统组成 | 第37页 |
| ·IMS微震监测系统 | 第37-45页 |
| ·微震监测系统选型研究 | 第37-38页 |
| ·IMS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 第38-45页 |
| 5 微震地压监测网络设计 | 第45-60页 |
| ·传感器布置原则 | 第45页 |
| ·传感器七中段布置及效果 | 第45-56页 |
| ·传感器的布置 | 第46-51页 |
| ·监测效果预测 | 第51-56页 |
| ·仪器和设备清单 | 第56-60页 |
| ·进口设备清单 | 第57页 |
| ·辅助耗材 | 第57-60页 |
| 6 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安装 | 第60-67页 |
| ·地表监测站布置 | 第60页 |
| ·井下数据交换中心 | 第60-61页 |
| ·井下各中段数据采集仪布置 | 第61-63页 |
| ·数据采集仪硐室布置 | 第61-62页 |
| ·数据采集仪器保护措施 | 第62-63页 |
| ·传感器的安装 | 第63-67页 |
| 7 微震系统调试及定位分析 | 第67-83页 |
| ·人工爆破精度调试 | 第67-73页 |
| ·定位方法研究 | 第73-77页 |
| ·经典定位方法 | 第73-75页 |
| ·纵波首次进入时间法—P法 | 第75-76页 |
| ·双重残差地震定位法 | 第76-77页 |
| ·系统定位误差分析 | 第77-78页 |
| ·井下采集波形分析及人工过滤 | 第78-83页 |
| ·地下作业环境中的震源 | 第78-79页 |
| ·微震信号的辨识与有用信号的提取 | 第79页 |
| ·矿山井下各种典型震源及其特点 | 第79-83页 |
| 8 井下地压活动事件预测预报 | 第83-119页 |
| ·岩体破坏微震监测预测依据 | 第83页 |
| ·微震活动性分析 | 第83-85页 |
| ·b值 | 第83-84页 |
| ·缺震 | 第84-85页 |
| ·微震事件体变势的一阶差分 | 第85页 |
| ·微震事件统计分析 | 第85-92页 |
| ·微震事件的预报 | 第92-95页 |
| ·时间进程图 | 第92-94页 |
| ·微震监测预警判别准则 | 第94-95页 |
| ·微震事件的预测 | 第95-102页 |
| ·微震大事件的前兆现象 | 第95页 |
| ·扩容模型 | 第95-97页 |
| ·矿山微震监测预测分析 | 第97-102页 |
| ·微震震源分析 | 第102-108页 |
| ·微震震源能量分析 | 第105-108页 |
| ·三维数值模拟 | 第108-117页 |
| ·建模思路及几何模型 | 第108页 |
| ·基本假定 | 第108-109页 |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109页 |
| ·模型材料参数 | 第109-110页 |
| ·位移场和应力分析 | 第110-115页 |
| ·微震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115-117页 |
| ·预测结论 | 第117-119页 |
| 9 结论 | 第119-122页 |
| 致谢 | 第122-12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3-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