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染料废水污染与处理现状 | 第10-14页 |
·染料废水来源及其特性 | 第10-11页 |
·染料废水处理现状 | 第11-14页 |
·重金属废水污染与处理现状 | 第14-17页 |
·重金属废水来源及其特性 | 第14-15页 |
·重金属废水处理现状 | 第15-17页 |
·蛋白石材料的介绍 | 第17-19页 |
·蛋白石概述 | 第17-18页 |
·蛋白石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意义和任务 | 第19-21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本课题的任务 | 第20-21页 |
2 吸附理论和特征模型 | 第21-26页 |
·吸附类型 | 第21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21-23页 |
·外部传质模型 | 第22页 |
·粒内扩散模型 | 第22页 |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 第22-23页 |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 第23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23-26页 |
·Langmuir等温线 | 第23-24页 |
·Freundlich等温线 | 第24页 |
·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 | 第24-25页 |
·活化能和热力学参数计算 | 第25-26页 |
3 实验部分 | 第26-33页 |
·试验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27-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主要药品 | 第28-29页 |
·实验方案 | 第29-33页 |
·吸附剂材料的制备 | 第2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2页 |
·蛋白石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32页 |
·新型碳-硅连续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特性研究 | 第32页 |
·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4 吸附剂性质表征 | 第33-39页 |
·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 | 第33-34页 |
·BET测试 | 第34页 |
·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 | 第34-35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零电荷点测试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5 吸附特征实验与机理探讨 | 第39-57页 |
·蛋白石吸附染料结晶紫特征实验 | 第39-47页 |
·表面活性羟基基因和pH对吸附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反应的影响 | 第41页 |
·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2-44页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4-47页 |
·碳-硅连续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特性实验 | 第47-52页 |
·pH对重金属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初始浓度与时间对重金属Pb(Ⅱ)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9页 |
·吸附重金属Pb(Ⅱ)的动力学研究 | 第49-52页 |
·连续吸附剂再生实验 | 第52页 |
·吸附机理探究 | 第52-55页 |
·吸附剂的等电点变化研究 | 第52-53页 |
·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对比研究 | 第53-54页 |
·连续吸附剂吸附Pb(Ⅱ)前后拉曼光谱对比研究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