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政策学习与政策变迁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政策学习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 ·政策学习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 ·政策学习的主体 | 第13页 |
| ·政策学习的内容与维度 | 第13-14页 |
| ·政策学习的来源 | 第14-15页 |
| ·政策学习与政策变迁 | 第15-17页 |
| ·政策变迁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 ·政策学习对政策变迁的作用 | 第16-17页 |
| ·政策学习与政策范式 | 第17-19页 |
| ·政策网络及其对政策学习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第21-27页 |
| ·政策学习的障碍 | 第21-22页 |
| ·政策学习的建构性 | 第21-22页 |
| ·网络与网络中知识集合的共同演化 | 第22页 |
| ·突破政策学习障碍的动力 | 第22-25页 |
| ·新行动者的加入 | 第22-23页 |
| ·重大事件和危机 | 第23-24页 |
| ·政策学习的背景转换 | 第24-25页 |
| ·政策学习对政策变迁的作用分析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7页 |
| 4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政策演进的案例回顾 | 第27-36页 |
| ·空气质量国标的初创阶段 | 第27-28页 |
| ·空气质量标准的反思和停滞阶段 | 第28-31页 |
| ·PM2.5事件和空气质量标准的突破阶段 | 第31-36页 |
| ·事件缘起 | 第31-32页 |
| ·事件过程 | 第32-35页 |
| ·事件结果 | 第35-36页 |
| 5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政策演进的案例分析 | 第36-49页 |
| ·新空气质量标准出台的政策学习背景分析 | 第36-37页 |
| ·高层和民间环境理念的变化 | 第36-37页 |
| ·中国发展政策领域的范式变化 | 第37页 |
| ·新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学习的障碍 | 第37-39页 |
| ·新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学习的动力和突破 | 第39-44页 |
| ·专家学者的推动和倡议 | 第39-40页 |
| ·普通民众和民间组织的参与 | 第40-41页 |
| ·来自高层的新思路和新表述 | 第41-42页 |
| ·PM2.5事件 | 第42-43页 |
| ·以微博客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助推 | 第43-44页 |
| ·新空气质量标准的政策范式转变 | 第44-47页 |
| ·新旧政策范式概念性维度的对比 | 第45-47页 |
| ·新旧政策范式社会性维度的对比 | 第47页 |
| ·新旧政策范式工具性维度的对比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