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关于产业分工与合作内涵的研究第12页
     ·关于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践的研究第12-13页
     ·关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研究第13页
     ·总结与评价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理论基础第16-23页
   ·相关概念和内涵第16-19页
     ·产业第16-17页
     ·区域产业分工第17-18页
     ·区域产业合作第18-19页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内涵第19页
   ·理论基础第19-23页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第19-20页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第20页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第20-21页
     ·新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第21页
     ·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理论第21-23页
3 环渤海地区地理概况、产业分工-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41页
   ·区域概况第23-25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3-24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4-25页
   ·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现状分析第25-28页
     ·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第25-26页
     ·各省市产业概况第26-28页
   ·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第28-32页
     ·数据选取第28-29页
     ·计算方法与过程第29-31页
     ·结果分析第31-32页
   ·地方专业化分析第32-37页
     ·数据选取第32-33页
     ·计算方法与过程第33-35页
     ·结果分析第35-37页
   ·产业分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总体规划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第37-38页
     ·产业同构和产业链断裂现象并存第38页
     ·缺少经济中心的带动第38页
     ·基础设施共享不足第38-39页
     ·资源环境压力过大第39-41页
4 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实施第41-53页
   ·国内外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案例第41-45页
     ·国外案例简介第41-43页
     ·国内案例简介第43-44页
     ·案例的借鉴意义第44-45页
   ·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第45-49页
     ·分工模式第45-47页
     ·合作模式第47-49页
   ·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实施途径第49-53页
     ·完善总体产业规划和协调机制第49-50页
     ·加大高新产业技术与人才的合作第50页
     ·加快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第50-51页
     ·共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和循环经济第51-53页
5 结论及展望第53-54页
   ·结论第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以东部沿海省域为例
下一篇:区域旅游环境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