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导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拟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金融功能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区域金融功能区的内涵 | 第18-20页 |
·金融集聚的涵义 | 第18页 |
·金融集聚的形成条件 | 第18-20页 |
·功能区的涵义 | 第20页 |
·金融功能区的功能 | 第20-21页 |
·提供金融市场 | 第20页 |
·优化金融结构 | 第20页 |
·加强金融监管 | 第20-21页 |
·规避金融风险 | 第21页 |
·促进金融创新 | 第21页 |
·区域金融功能区的形成模式 | 第21-23页 |
·金融功能区的自然形成模式 | 第21-22页 |
·金融功能区的政府推进模式 | 第22页 |
·金融功能区的混合形成模式 | 第22-23页 |
·区域金融功能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 | 第23-24页 |
·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理论 | 第24-26页 |
3.山西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26-33页 |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 第26-27页 |
·实证分析过程 | 第27-30页 |
·最小二乘估计进行回归 | 第30-31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4.国内外主要城市金融功能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3-39页 |
·国外著名城市金融功能区分析:以纽约为例 | 第33-35页 |
·纽约构建金融功能区的优势 | 第33-34页 |
·纽约金融功能区的发展经验 | 第34-35页 |
·国内著名城市金融功能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 第35-37页 |
·上海构建金融功能区的优势 | 第35-36页 |
·上海金融功能区的发展经验 | 第36-37页 |
·国内外金融功能区发展经验对山西的启示 | 第37-39页 |
5.山西建设金融功能区的条件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 第39-44页 |
·山西经济发展现状 | 第39页 |
·山西金融发展现状 | 第39-41页 |
·山西建设金融功能区的优劣势 | 第41-43页 |
·优势 | 第4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山西建设金融功能区的模式选择 | 第43-44页 |
6.推进山西金融集聚,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44-50页 |
·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来加强环境建设和先行先试 | 第44-45页 |
·加大金融功能区主导产业的创新力度 | 第44页 |
·引导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 第44页 |
·科学合理的区位 | 第44页 |
·防范金融风险 | 第44-45页 |
·发挥金融在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第45-47页 |
·调整金融资产分布以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 第45页 |
·大力推进直接融资 | 第45-46页 |
·充分利用银行间证券市场发行中短期债务融资工具 | 第46页 |
·积极推进发行企业债及地方政府债 | 第46页 |
·合理引导民间融资 | 第46-47页 |
·加强金融发展环境建设 | 第47-49页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47页 |
·加快制定出台功能区金融产业发展规划 | 第47页 |
·金融税制改革 | 第47-48页 |
·金融法制环境建设 | 第48页 |
·为金融集聚提供高效的监管政策和支持保障制度 | 第48-49页 |
·大力培养和吸引金融人才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