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一、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 海水资源利用情况 | 第12-13页 |
2. 海水淡化发展状况 | 第13页 |
3. 从海水淡化产业化存在和发展看海水利用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 第14-16页 |
二、 从海水淡化角度分析海水利用以及生态伦理理论概述 | 第16-27页 |
(一) 海水淡化的产生及意义 | 第16-17页 |
(二)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现状 | 第17-22页 |
1.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 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 第19-20页 |
3. 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缺失 | 第20-22页 |
(三) 生态伦理学概述 | 第22-24页 |
1.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 | 第22页 |
2. 生态伦理学的概念、特点与基本问题 | 第22-23页 |
3. 生态伦理学的影响 | 第23-24页 |
4. 研究生态伦理学的意义 | 第24页 |
(四) 海水淡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第24-25页 |
1. 特点 | 第24页 |
2. 危害 | 第24-25页 |
(五) 生态伦理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 第25-27页 |
1. 指导性作用 | 第25页 |
2. 调节性作用 | 第25-27页 |
三、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产生的生态伦理问题 | 第27-36页 |
(一) 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的生态伦理问题 | 第27-34页 |
1. 高能耗问题 | 第27-28页 |
2. 海水淡化产业化过程中固废物的排放问题 | 第28-29页 |
3. 海水淡化后浓盐水的排放问题 | 第29-31页 |
4. 排放废水的温度问题 | 第31-33页 |
5. 淡化水的水质问题 | 第33-34页 |
(二) 解决生态伦理问题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四、 从海水淡化维度分析解决海水利用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路径 | 第36-41页 |
(一) 加强物质保障 | 第36-37页 |
(二) 完善机制保障 | 第37-39页 |
(三) 把握生态伦理与市场关系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