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17页 |
1、研究现状综述 | 第7-9页 |
2、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9-16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二、人鬼恋故事的文化语境 | 第17-24页 |
1、人鬼恋故事产生的思想根基——鬼魂信仰 | 第17-20页 |
(1) 鬼魂观念的产生: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 | 第17-18页 |
(2) 鬼魂信仰的确立:儒、释、道的交互影响 | 第18-19页 |
(3) "鬼"概念的阐释:是灵魂?是精灵?还是气? | 第19-20页 |
2、人鬼恋故事孕育的母体——古代冥婚习俗 | 第20-22页 |
3、人鬼恋故事发展的内外动力 | 第22-24页 |
(1) 内在动力:人鬼恋的超现实性迎合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和创作需要 | 第22-23页 |
(2) 外在动力:社会风尚对人鬼恋创作的推动作用 | 第23-24页 |
三、《聊斋》人鬼恋中女鬼形象塑造艺术及人物结构关系模式的思想意蕴 | 第24-34页 |
1、女鬼形象的塑造艺术 | 第24-30页 |
(1) 个性与共性的巧妙结合 | 第24-27页 |
(2) 人性与鬼性的有机融合 | 第27-30页 |
2、"书生+女鬼"式人物结构关系模式的思想意蕴 | 第30-34页 |
四、《聊斋志异》中的人鬼情感世界 | 第34-43页 |
1、姹紫嫣红的人鬼爱情 | 第35-40页 |
(1) 两情相悦,奉命成婚 | 第35-36页 |
(2) 始于性爱,愈久弥香 | 第36-37页 |
(3) 共历苦难、日久生情 | 第37-38页 |
(4) 琴瑟之好,精神雅恋 | 第38-40页 |
2、人鬼恋的情爱特征 | 第40-41页 |
3、男性文人的情爱理想 | 第41-43页 |
五、《聊斋》人鬼恋故事对历史的继承与超越 | 第43-48页 |
1、《聊斋》以前的人鬼恋故事 | 第43-46页 |
2、《聊斋》对历史的继承和超越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