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虫草及相关虫生真菌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虫草及相关虫生真菌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第16-17页 |
·代谢组学研究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17-18页 |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的提出 | 第17页 |
·代谢组学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17-18页 |
·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及筛选突变体 | 第17-18页 |
·代谢组学在代谢工程领域的应用 | 第18页 |
·代谢组学在虫草及虫生真菌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2 引言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供试菌株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4页 |
·培养方法 | 第21-22页 |
·一级种子培养 | 第21页 |
·二级液体种子培养 | 第21页 |
·RCEF4733 菌株不同培养时间样品培养 | 第21页 |
·RCEF4733 菌株不同氧化剂浓度胁迫样品的培养 | 第21-22页 |
·RCEF4733 菌株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样品培养 | 第22页 |
·RCEF4733 菌株常光与暗光条件下的继代培养 | 第22页 |
·不同培养时间菌丝体代谢成分分析 | 第22-23页 |
·样品准备 | 第22页 |
·样品HPLC条件 | 第22页 |
·质谱条件 | 第22-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不同氧化剂浓度胁迫样品代谢成分分析 | 第23页 |
·样品制备 | 第23页 |
·样品HPLC条件、质谱条件及数据分析 | 第23页 |
·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样品的代谢物分析 | 第23页 |
·样品制备 | 第23页 |
·样品HPLC条件、质谱条件及数据分析 | 第23页 |
·继代培养样品代谢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样品制备 | 第23页 |
·样品HPLC条件、质谱条件及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57页 |
·RCEF4733 不同培养时间样品代谢物分析 | 第24-34页 |
·RCEF4733 菌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模型验证及主因子个数确定 | 第24-25页 |
·RCEF4733 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第25-27页 |
·RCEF4733 菌株代谢物聚类分析 | 第27-28页 |
·RCEF4733 菌株差异代谢物分析 | 第28-34页 |
·RCEF4733 菌株不同氧化剂浓度胁迫样品代谢物分析 | 第34-42页 |
·氧化剂胁迫菌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模型验证及主因子个数确定 | 第34-36页 |
·氧化剂胁迫菌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氧化剂胁迫菌株代谢物聚类分析 | 第37-39页 |
·氧化剂胁迫菌株差异代谢物分析 | 第39-42页 |
·RCEF4733 菌株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样品代谢物分析 | 第42-51页 |
·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菌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模型验证及主因子个数确定 | 第42-44页 |
·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紫外照射时间菌株代谢物聚类分析 | 第45-47页 |
·不同紫外照射时间菌株差异代谢物分析 | 第47-51页 |
·菌株继代培养代谢物分析 | 第51-57页 |
·继代培养菌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模型验证及主因子个数确定 | 第51-52页 |
·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第52-53页 |
·继代培养菌株代谢物聚类分析 | 第53页 |
·继代培养菌株差异代谢物分析 | 第53-57页 |
5 讨论 | 第57-59页 |
·不同培养时间蛹拟青霉代谢物分析 | 第57页 |
·不同氧化剂浓度胁迫菌株代谢物分析 | 第57页 |
·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菌株代谢物分析 | 第57-58页 |
·菌株继代培养代谢物分析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培养时间对菌株RCEF4733 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59页 |
·氧化剂胁迫对菌株RCEF4733 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59页 |
·紫外线照射对菌株RCEF4733 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59-60页 |
·继代培养对菌株RCEF4733 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