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传统逆变器简述 | 第12-13页 |
·电压型逆变器 | 第12-13页 |
·电流型逆变器 | 第13页 |
·Z源/准Z源逆变器简述 | 第13-17页 |
·Z源逆变器控制策略和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准Z源逆变器的提出 | 第15-16页 |
·高频隔离型Z源/准Z源逆变器的提出 | 第16-17页 |
·本文选题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2 创新结构高频隔离准Z源逆变器的提出 | 第18-26页 |
·非隔离型准Z源逆变器 | 第18-19页 |
·高频变压器隔离准Z源逆变器 | 第19-20页 |
·创新结构高频隔离准Z源逆变器的提出 | 第20-21页 |
·创新结构高频隔离准Z源逆变器的一种非正常工作状态 | 第21-23页 |
·创新结构高频隔离准Z源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创新结构高频隔离准Z源逆变器的建模分析 | 第26-36页 |
·基本原理分析 | 第26-29页 |
·非正常工作状态分析 | 第29-31页 |
·小信号建模分析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创新结构光伏并网隔离准Z源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36-50页 |
·光伏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第36页 |
·光伏并网准Z源逆变器控制策略总体设计 | 第36-37页 |
·并网电流环控制策略 | 第37-45页 |
·并网电流环控制原理简析 | 第38-39页 |
·准谐振调节器的设计 | 第39-42页 |
·准谐振调节器的实现 | 第42-44页 |
·仿真验证PR调节器性能 | 第44-45页 |
·直流母线电压恒定控制策略 | 第45-48页 |
·电压外环PI调节器的参数设计 | 第46-48页 |
·并网逆变侧双闭环控制总体框图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创新结构光伏并网隔离准Z源逆变器系统硬件设计 | 第50-68页 |
·光伏并网隔离准Z源逆变器系统主电路 | 第50-57页 |
·电容器设计 | 第51-52页 |
·电感器设计 | 第52-55页 |
·高频变压器设计 | 第55-56页 |
·功率开关管选型设计 | 第56-57页 |
·光伏并网隔离准Z源逆变器系统外围电路 | 第57-61页 |
·直流电压采样调理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交流电流采样调理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电网电压同步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第59-60页 |
·开关管驱动电路设计 | 第60-61页 |
·DSP硬件电路及控制模块设计 | 第61-67页 |
·DSP硬件电路模块 | 第61-63页 |
·DSP软件模块 | 第63-66页 |
·IQmath的使用和程序从Flash调用到RAM执行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仿真与实验结果 | 第68-86页 |
·光伏并网隔离准Z源逆变器系统主电路参数 | 第68-69页 |
·光伏并网隔离准Z源逆变器系统仿真系统设计 | 第69-72页 |
·主电路模块 | 第69页 |
·PWM/SPWM波产生模块 | 第69-70页 |
·saber/simulink联合模块 | 第70页 |
·控制回路模块 | 第70-72页 |
·仿真结果 | 第72-78页 |
·输入源为2×3矩阵排列的PV电池板单元 | 第72-75页 |
·输入源为3×2矩阵排列的PV电池板单元 | 第75-77页 |
·光照强度变化时电路电压电流波形 | 第77-78页 |
·样机实验结果 | 第78-84页 |
·实验样机介绍 | 第78-81页 |
·样机实验波形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总结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A | 第93-94页 |
附录B | 第94-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