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介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页 |
·锂硫电池概述 | 第11-13页 |
·锂硫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锂硫电池的反应机理 | 第12-13页 |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单质硫 | 第13-16页 |
·有机硫化物 | 第16页 |
·硫/聚合物复合材料 | 第16-18页 |
·硫/碳复合材料 | 第18-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26-27页 |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26-27页 |
·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7页 |
·电池的装配 | 第27-28页 |
·正极极片的制备 | 第27-28页 |
·扣式电池的装配 | 第28页 |
·物理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28-30页 |
·拉曼分析 | 第28-29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29页 |
·低温 N2吸附分析 | 第2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9-30页 |
·热重分析 | 第30页 |
·元素分析 | 第30页 |
·电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第3章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 | 第31-32页 |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31-32页 |
·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页 |
·材料性能表征 | 第32页 |
·正极极片制备与测试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介孔碳材料的表征 | 第32-33页 |
·碳/硫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3-34页 |
·碳/硫复合材料电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介孔碳/硫复合材料容量衰减原因初步探索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改性介孔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41-57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 | 第41-43页 |
·改性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41-42页 |
·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页 |
·材料性能表征 | 第42页 |
·正极极片制备与测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介孔碳孔结构的改进及其对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 第43-49页 |
·介孔碳导电性的改进及其对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 第49-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表征 | 第57-67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 | 第57-59页 |
·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7-58页 |
·材料性能表征 | 第58页 |
·正极极片制备与测试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升华法和常规化学法制备的碳/硫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 第59-61页 |
·原位化学法制备的碳/硫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 第61-63页 |
·不同方法制备的碳/硫复合材料电性能测试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