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苹果褐斑病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苹果褐斑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1页 |
·苹果褐斑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苹果褐斑病的症状 | 第12-13页 |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 | 第13-14页 |
·苹果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研究 | 第14-15页 |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 | 第15-16页 |
·抗性机制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 第16-18页 |
·用于组织病理学研究材料的选择 | 第16页 |
·组织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 第16-17页 |
·抗性机制组织病理学表现 | 第17-18页 |
·苹果褐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8-21页 |
·应用于真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18-21页 |
·褐斑病菌种群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冠盘二孢 Marssonina coronaria 侵染不同抗性苹果叶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 第22-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分生孢子悬浮液制备 | 第23页 |
·接种方法 | 第23页 |
·光学显微镜样品的制备和观察 | 第23页 |
·荧光显微镜样品的制备和观察 | 第23页 |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和观察 | 第23页 |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和观察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分生孢子在叶片上的萌发与侵入 | 第24-27页 |
·病菌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 第27-29页 |
·寄主细胞的病理变化 | 第29-31页 |
·品种角质层厚度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3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1-34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苹果褐斑病菌 ISSR 标记体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4-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供试菌株 | 第34-3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DNA 的提取 | 第35-36页 |
·DNA 纯度检测 | 第36页 |
·引物筛选 | 第36页 |
·PCR 扩增体系与程序 | 第36页 |
·谱带的记录、数据分析与遗传图的构建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ISSR 引物的筛选结果 | 第36-37页 |
·苹果褐斑病菌菌株 ISSR-PCR 扩增结果 | 第37-41页 |
·ISSR 聚类分析 | 第41-4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