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污泥与煤混烧成灰及结渣特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污水污泥的特点及产生第14页
   ·污泥的分类及危害第14-16页
   ·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焚烧研究现状第16-18页
     ·污泥的处理处置第16-17页
     ·焚烧研究现状第17-18页
   ·积灰结渣及危害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煤成灰及结渣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泥煤混烧灰的研究第21页
   ·本文的工作背景和主要工作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第23-33页
   ·实验样品的选取第23-26页
   ·实验样品的制备第26页
     ·制备样品实验仪器第26页
     ·样品制备方法第26页
   ·灰成分分析实验第26-27页
     ·灰成分分析实验仪器第26页
     ·灰样制备方法第26-27页
     ·灰成分分析实验方法第27页
   ·灰熔点测试第27-29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仪器性能第27-28页
     ·灰锥制备第28页
     ·实验步骤第28-29页
   ·积灰结渣实验第29-30页
     ·实验装置介绍第29页
     ·材料的选取及制备第29-30页
   ·微观形态分析实验第30-33页
     ·扫描电镜分析实验第30-31页
     ·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实验第31-33页
第3章 污泥与煤混烧成灰特性研究第33-49页
   ·灰样的表象分析第33-37页
     ·成灰颜色分析第33-37页
     ·能谱分析推测泥煤灰成分第37页
   ·灰化时间对污泥成灰特性的影响第37-39页
   ·灰化温度对泥煤混烧成灰特性的影响第39-45页
     ·温度对Na_2O 和K_20 的影响第42页
     ·温度对SiO_2 和Al_2O_3 的影响第42-43页
     ·温度对TiO_2 的影响第43-44页
     ·温度对Fe_2O_3,CaO 和MgO 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水厂污泥与煤混烧成灰特性分析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灰熔融特性实验研究第49-59页
   ·灰化温度对泥煤灰熔点的影响第49-50页
   ·污泥来源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第50-51页
   ·污泥掺混比例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第51-53页
   ·混烧灰熔融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3-58页
     ·混烧灰中主要组分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53-57页
     ·矿物组成对混烧灰熔融性的影响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污泥混煤灰熔点计算第59-68页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特征温度第59-60页
     ·FT 经验公式第59-60页
     ·ST 常用公式第60页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第60-63页
     ·变形温度DT第60-62页
     ·软化温度ST第62页
     ·流动温度FT第62-63页
   ·软化温度ST 与碱酸比R=B/A 的关系式第63-66页
     ·消化污泥混煤灰的ST 与R 的关系第64页
     ·满堂河污泥混煤灰的ST 与R 的关系第64-65页
     ·仙女河污泥混煤灰的ST 与R 的关系第65-66页
   ·污泥与煤混烧灰ST 计算式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沉降炉内灰烧结特性研究第68-85页
   ·炉内燃烧灰渣特性第68-69页
   ·煤结渣特性评判标准第69-70页
   ·温度对结渣程度的影响第70-74页
     ·不同温度混烧结渣样品的表观分析第70-71页
     ·不同温度混烧结渣样品的SEM 分析第71页
     ·不同温度混烧结渣样品的XRD 分析第71-74页
   ·污泥含量对结渣程度的影响第74-78页
     ·不同污泥含量结渣样品的表观分析第74-75页
     ·不同污泥含量结渣样品的SEM 分析第75-78页
   ·不同污泥的结渣程度第78-84页
     ·不同污泥结渣样品的表观分析第78-80页
     ·不同污泥结渣样品的SEM 分析第80-81页
     ·不同污泥结渣样品的XRD 分析第81-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中小制造业企业间接融资对策研究
下一篇:有机酸淋洗法修复铬污染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