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主要抗生素药物及其使用状况 | 第13页 |
·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与环境危害 | 第13-15页 |
·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 | 第13-14页 |
·抗生素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第14-15页 |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地表水 | 第15-16页 |
·饮用水 | 第16页 |
·地下水、污泥、土壤 | 第16页 |
·水环境中药物的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样品预处理技术 | 第17-18页 |
·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迁移转化 | 第19-21页 |
·吸附 | 第19-20页 |
·生物降解 | 第20页 |
·非生物降解 | 第20-21页 |
·生物富集 | 第21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水环境中磺胺类抗生素方法的建立 | 第22-42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6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2-23页 |
·标准品和试剂 | 第23-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玻璃器皿的清洗 | 第26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6-27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27-28页 |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磺胺类抗生素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1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 第28-31页 |
·SPE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 第31-34页 |
·磺胺类抗生素水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34页 |
·分析方法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34-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水环境中磺胺类抗生素水解及光解行为的研究 | 第42-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分析方法 | 第44页 |
·水解 | 第44-48页 |
·水解预试验 | 第44-45页 |
·温度对水解的影响 | 第45-46页 |
·pH值对水解的影响 | 第46-47页 |
·水质对水解的影响 | 第47-48页 |
·光解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污泥对磺胺类抗生素吸附规律的研究 | 第50-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4-70页 |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54-56页 |
·温度对污泥吸附的影响 | 第56-64页 |
·pH对污泥吸附的影响 | 第64-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磺胺类抗生素生物降解规律的研究 | 第71-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试验材料 | 第71页 |
·试验方法 | 第71-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磺胺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含量水平及其迁移转化 | 第74-84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74页 |
·样品处理与分析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2页 |
·磺胺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含量水平 | 第75-77页 |
·磺胺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去除率 | 第77-80页 |
·磺胺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的迁移转化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总结 | 第84-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