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8-19页 |
| ·国内外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现状 | 第8-9页 |
|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 | 第9-10页 |
| ·产生过敏反应 | 第9页 |
| ·引起细菌耐药性 | 第9页 |
| ·造成环境平衡紊乱或菌群失调 | 第9-10页 |
| ·其他毒害作用 | 第10页 |
| ·抗生素残留的原因 | 第10-11页 |
| ·食品动物疫病防治用药 | 第10页 |
| ·对泌乳期奶牛的用药治疗 | 第10页 |
| ·抗生素作为奶牛饲料添加剂使用 | 第10-11页 |
| ·受到抗生素污染的挤奶工具和贮奶用具 | 第11页 |
| ·在牛奶中加入抗生素防止牛奶腐败 | 第11页 |
| ·国内常用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 第11-14页 |
| ·微生物检测法 | 第11-12页 |
| ·理化检测法 | 第12-14页 |
| ·免疫法 | 第14页 |
| ·国外应用的抗生素残留主要检测方法 | 第14-17页 |
| ·微生物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 | 第14-15页 |
| ·免疫法 | 第15-17页 |
|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17页 |
| ·本研究的目标和思路 | 第17-19页 |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嗜热链球菌最佳培养条件的筛选 | 第19-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材料 | 第19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19页 |
| ·方法 | 第19-20页 |
| ·结果 | 第20-21页 |
| ·不同培养基上嗜热链球菌的生长状况 | 第20页 |
| ·嗜热链球菌在不同温度和pH 条件下的活菌数 | 第20-21页 |
| ·讨论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 MTT 检测方法研究 | 第23-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25页 |
| ·结果 | 第25-29页 |
| ·MTT 法试验结果 | 第25-27页 |
| ·TTC 法对比试验结果 | 第27页 |
| ·MTT 法最低检测线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 ·TTC 法最低检测线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中指示菌的选择 | 第29页 |
| ·细胞代谢酶对 MTT 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29页 |
|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29页 |
| ·显色结果直观、稳定 | 第29页 |
| ·操作简单 | 第29-30页 |
| ·检测范围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用 MTT 法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 | 第31-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材料 | 第31页 |
| ·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 | 第32页 |
| ·讨论 | 第32-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