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建设用地动态变化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第1章 导言 | 第6-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0页 |
| ·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 第10-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 第17-25页 |
|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 ·技术方法 | 第19-25页 |
| 第3章 研究区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6页 |
| ·建设用地现状 | 第26-32页 |
| ·建设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 第4章 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第33-41页 |
| ·建设用地变化数量和幅度 | 第33页 |
|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 第33-35页 |
| ·建设用地变化速度 | 第35-37页 |
| ·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 | 第37-38页 |
| ·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变化 | 第38-39页 |
| ·建设用地的耕地弹性变化 | 第39-41页 |
| 第5章 建设用地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1-48页 |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1-44页 |
| ·结果 | 第44-48页 |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 ·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