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制备和电融合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脂质体概述 | 第8-10页 |
| ·脂质体的分类 | 第8-9页 |
| ·脂质体的应用 | 第9-10页 |
| ·脂质体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传统制备方法 | 第10-11页 |
| ·新兴制备方法 | 第11-14页 |
| ·脂质体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2 脂质体形成和电融合机制 | 第19-25页 |
| ·脂质体形成的机制和条件 | 第19-20页 |
| ·脂质体电融合的机制 | 第20-25页 |
| ·脂质体电场中排队的机制 | 第20-22页 |
| ·脂质膜电穿孔的机制与模型 | 第22-24页 |
| ·脂质体电融合的机制与模型 | 第24-25页 |
| 3 大脂质体的制备实验研究 | 第25-38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5-27页 |
| ·主要仪器及装置 | 第25-26页 |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 ·薄膜分散法 | 第27页 |
| ·两相蒸发法 | 第27-28页 |
| ·载玻片上制备法 | 第28页 |
| ·电场制备法 | 第28-29页 |
| ·大脂质体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29-30页 |
| ·鉴定实验结果的方法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 ·薄膜分散法 | 第30-32页 |
| ·两相蒸发法 | 第32页 |
| ·载玻片法 | 第32页 |
| ·电场制备法 | 第32-36页 |
| ·大脂质体稳定性研究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4 基于微芯片的脂质体电融合实验 | 第38-54页 |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38页 |
| ·主要仪器和材料 | 第38-43页 |
| ·电融合芯片简介 | 第38-42页 |
|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 ·融合用脂质体悬液制备 | 第43页 |
| ·设备调试 | 第43-44页 |
| ·脂质体排队实验 | 第44页 |
| ·电脉冲对脂质体形态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脂质体融合实验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 ·脂质体排队实验 | 第45-49页 |
| ·脉冲幅度对脂质体形态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脂质体电融合实验研究 | 第50-54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 ·课题取得的进展 | 第54页 |
| ·不足和展望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 | 第61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目录 | 第61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