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选题研究背景第13-14页
     ·选题研究意义第14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1页
     ·国外文献研究第14-18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8-21页
   ·选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1-24页
     ·选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选题研究方法第22-24页
第2章 两型社会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第24-32页
   ·两型社会理论第24-25页
     ·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第24页
     ·两型社会的内涵第24-25页
   ·区域公共产品分析第25-29页
     ·区域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第25-26页
     ·区域公共产品的特征第26-27页
     ·区域公共产品的类型第27-29页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基础第29-32页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9页
     ·府际关系理论第29-30页
     ·多中心供给体制理论第30-31页
     ·集体行动逻辑理论第31-32页
第3章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分析第32-37页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32-34页
     ·政府第32-33页
     ·市场主体第33-34页
     ·第三部门第34页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过程分析第34-37页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供给过程第34-36页
     ·基于“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供给过程第36-37页
第4章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第37-49页
   ·长株潭城市群及“两型社会”建设第37-38页
   ·“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内容分析第38-40页
     ·区域发展规划体系第38页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第38-39页
     ·城市空间布局第39页
     ·环境保护与城镇及社会事业建设第39-40页
   ·“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第40-45页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的特殊性要求第40-41页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第41-45页
   ·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原因探析第45-49页
     ·供给主体间的经济政治博弈第45-46页
     ·行政区划行政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冲突第46-47页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程序化管理缺位第47-49页
第5章 国外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与启示第49-54页
   ·国外实践介绍第49-52页
     ·美国实践第49-51页
     ·伦敦大都市区治理改革第51-52页
   ·国外实践对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启示第52-54页
     ·采取合同制的服务外包第52页
     ·保持城市自身的特色第52-53页
     ·强化长株潭区域的行政合作第53-54页
第6章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对策研究第54-64页
   ·构建保障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区域政府协作机制第54-56页
     ·坚持长株潭政府的制度导向第54-55页
     ·坚持长株潭地方政府的参与第55-56页
   ·构建多元化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第56-61页
     ·加强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第57-58页
     ·完善市场供给模式第58-60页
     ·扩大社会自主型供给模式第60-61页
   ·增加长株潭农村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第61-62页
   ·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绩效评估体系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研究
下一篇:战时刑事审判简易程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