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案情介绍 | 第11-13页 |
·案件基本情况 | 第11-12页 |
·本案最终处理结果 | 第12-13页 |
第2章 本案争议的焦点 | 第13-16页 |
·纵横公司股东的行为是否构成抽逃注册资金 | 第13页 |
·关于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的争议 | 第13-14页 |
·关于适用法律与程序问题的争议 | 第14-16页 |
第3章 本案反映问题的法律分析 | 第16-25页 |
·对本案主体要件的分析 | 第16-17页 |
·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者 | 第16-17页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主张者 | 第17页 |
·对本案行为要件的分析 | 第17-19页 |
·本案纵横公司股东的行为是否属于滥用公司人格 | 第18页 |
·本案纵横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具体类型 | 第18-19页 |
·对本案结果要件的分析 | 第19-20页 |
·损害结果的存在 | 第19页 |
·损害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19-20页 |
·对本案举证责分配问题的分析 | 第20-21页 |
·谁主张谁举证 | 第20页 |
·举证责任倒置 | 第20-21页 |
·本案执行程序中直接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 | 第21-22页 |
·理论界的争论 | 第21-22页 |
·现行法律规定 | 第22页 |
·对本案适用的民事执行听证制度分析 | 第22-25页 |
·民事执行听证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民事执行听证司法实践 | 第23-24页 |
·对执行追加裁定不服的救济 | 第24-25页 |
第4章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 | 第25-30页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司法适用的原则 | 第25-26页 |
·审慎适用原则 | 第25-26页 |
·公平正义原则 | 第26页 |
·在执行程序中保留并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26-27页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应明确化 | 第26-27页 |
·明确举证责任分配 | 第27页 |
·建立完善的民事执行听证程序 | 第27-30页 |
·立法层面正式纳入民事执行听证程序 | 第27-28页 |
·建立相配套的证据规则 | 第28页 |
·完善听证裁决救济程序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