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国内外通信网络安全标准的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通信网络安全标准的现状及问题 | 第8-9页 |
·我国通信网络安全标准现状 | 第9-11页 |
·论文背景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可信网络连接技术 | 第14-28页 |
·国际上可信网络接入技术现状 | 第14-19页 |
·Microsoft NAP架构 | 第14-16页 |
·Cisco NAC架构 | 第16-17页 |
·TNC架构 | 第17-19页 |
·国际上可信网络接入技术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我国的可信网络接入技术—TCA概述 | 第20-26页 |
·实体 | 第22页 |
·层次 | 第22-23页 |
·功能部件 | 第23-24页 |
·接口 | 第24-25页 |
·实现过程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基于虎符TePA-WAPI技术的AIPN系统的设计 | 第28-44页 |
·虎符TePA-WAPI技术 | 第28-33页 |
·TePA-WAPI的基础框架 | 第29-31页 |
·TePA-WAPI的协议流程 | 第31-33页 |
·AIPN系统的设计目标及原则 | 第33-36页 |
·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设计原则 | 第35页 |
·设计目标 | 第35-36页 |
·AIPN系统模型 | 第36-40页 |
·AIPN技术架构 | 第36-37页 |
·AIPN网络安全架构 | 第37-39页 |
·AIPN系统应用模式 | 第39-40页 |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 第40-43页 |
·在线可信第三方的鉴别机制—WAPI安全架构技术 | 第40-41页 |
·动态隧道管理和多隧道均衡技术 | 第41页 |
·多接入环境和多网段访问控制技术 | 第41-42页 |
·多设备虚拟技术 | 第42页 |
·NAT穿越技术 | 第42页 |
·专用硬件加速技术 | 第42页 |
·通信过程负载均衡技术 | 第42页 |
·通信全过程硬件加密技术 | 第42-43页 |
·隧道分离数据压缩传输技术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AIPN系统的实现 | 第44-55页 |
·AIPN系统框架 | 第44-48页 |
·系统组成 | 第46页 |
·AIPN服务器 | 第46页 |
·AIPN客户端 | 第46-47页 |
·PC型AIPN客户端 | 第46-47页 |
·AIPN安全网关 | 第47页 |
·AIPN管理软件 | 第47-48页 |
·AIPN系统流程描述 | 第48-51页 |
·动态IP工作流程描述 | 第48-49页 |
·AIPN系统管理流程描述 | 第49-51页 |
·AIPN系统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AIPN系统验证—TePA-WAPI安全一致性验证 | 第51-53页 |
·AIPN系统验证—网络性能的验证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5-56页 |
·总结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1 英文缩写与中文对照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