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诗的和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解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二十四诗品》主旨试探 | 第14-22页 |
一、当代文论界的分歧意见 | 第14-17页 |
(一) 意境论——持论者的理由 | 第14-15页 |
(二) 风格论——持论者的依据 | 第15-17页 |
二、《二十四诗品》主旨之我见 | 第17-22页 |
(一) 风格是“因内符外”的作品风貌 | 第17-18页 |
(二) 意境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别一洞天 | 第18-20页 |
(三) 《二十四诗品》是用意境描述风格 | 第20-22页 |
第二章《二十四诗品》的言说方式 | 第22-35页 |
一、《二十四诗品》的语言特点 | 第22-27页 |
(一) 特定的句型 | 第22-24页 |
(二) 切当的韵律 | 第24-25页 |
(三) 多样的比兴 | 第25-27页 |
二、《二十四诗品》诗性言说的独特性 | 第27-30页 |
(一) 《二十四诗品》的情景交融 | 第27-28页 |
(二) 《二十四诗品》的比兴思维 | 第28-30页 |
三、《二十四诗品》言说方式的成因 | 第30-35页 |
(一) 古代中国的生产方式 | 第30-31页 |
(二) 司空图所处的社会环境 | 第31-32页 |
(三) 司空图所处的文化氛围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主旨与言说方式的有机统一 | 第35-43页 |
一、意境与风格的品味超越语言 | 第35-38页 |
二、《二十四诗品》的阐述诉诸画面 | 第38-40页 |
三、诗性言说方式的现代意义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