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临床资料 | 第13-14页 |
·病例选择 | 第13页 |
·入选标准 | 第13页 |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测定 | 第13-14页 |
·需要评价的动脉及狭窄血管数量判断标准 | 第14页 |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测量方法及分级标准 | 第14-16页 |
·颅外颈动脉测量方法 | 第14-15页 |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指标 | 第15页 |
·颅内动脉测量方法 | 第15-16页 |
·颅内动脉血管狭窄及闭塞的分级标准 | 第16页 |
·统计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8-30页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 | 第18-20页 |
·动脉粥样硬化在颅内外动脉的分布与发生率 | 第18页 |
·单支动脉与多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 第18页 |
·动脉粥样硬化在前后循环的分布及发生率 | 第18-19页 |
·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分布 | 第19页 |
·颅内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的分布 | 第19-20页 |
·常见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在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分布 | 第20-24页 |
·性别分布 | 第21页 |
·年龄分布 | 第21-22页 |
·吸烟分布 | 第22页 |
·糖尿病分布 | 第22-23页 |
·高血压病分布 | 第23-24页 |
·TG分布 | 第24页 |
·其余常见危险因素分布 | 第24页 |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第24-29页 |
·正常组为对照,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为病例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2-表3) | 第24-25页 |
·以正常组为对照,颅内动脉狭窄组为病例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4-表5) | 第25-27页 |
·以正常组为对照,颅内外动脉均存在粥样硬化组为病例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6-表7) | 第27-28页 |
·以正常组为对照,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为病例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8-表9) | 第28-29页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0-37页 |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 | 第30-31页 |
·常见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研究 | 第31-35页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综述 | 第42-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