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环己烯氧化反应研究简介 | 第10页 |
·环己烯制备环氧环己烷进展 | 第10-16页 |
·有机过氧酸法 | 第10-11页 |
·无机过氧酸盐法 | 第11-12页 |
·亚碘酰苯氧化法 | 第12页 |
·催化氧化法 | 第12-16页 |
·双氧水氧化法 | 第12-14页 |
·氧气氧化法 | 第14-15页 |
·叔丁基过氧化氢氧化法 | 第15-16页 |
·环己烯合成己二酸进展 | 第16-22页 |
·钨酸和钨酸盐类催化剂 | 第16-18页 |
·过钨酸盐类 | 第18-19页 |
·三氧化钨催化剂 | 第19页 |
·杂多酸及其盐类催化剂 | 第19-20页 |
·分子筛类催化剂 | 第20-21页 |
·其他类型催化剂 | 第21-22页 |
·环己烯制备环己烯酮进展 | 第22-23页 |
·杂多酸(盐)催化剂 | 第22页 |
·分子筛类催化剂 | 第22页 |
·配合物催化剂 | 第22-23页 |
·其他催化剂 | 第23页 |
·环己烯制备1,2-环己二醇进展 | 第23-24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26-30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28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7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27页 |
·差热扫描量热法(TG-DTA) | 第27-28页 |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28-30页 |
·环己烯氧化反应示意图 | 第28页 |
·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实验 | 第28页 |
·双氧水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产物的分析 | 第28-29页 |
·计算公式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尖晶石型铁酸镁催化氧化环己烯 | 第30-40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31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1-34页 |
·反应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不同催化剂催化性能比较 | 第34-35页 |
·温度对环己烯氧化反应影响 | 第35页 |
·催化剂用量对环己烯氧化反应影响 | 第35-36页 |
·双氧水用量对环己烯氧化反应影响 | 第36-37页 |
·溶剂用量对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反应机理的简单介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Fe~(3+)+邻苯二酚体系催化氧化环己烯 | 第40-46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不同助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邻苯二酚加入量对PTBP羟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反应时间对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双氧水用量对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反应温度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4页 |
·催化剂用量对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偏钒酸钠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 | 第46-51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酸用量对NaVO_3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温度对NaVO_3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n(H_2O_2):n(cyclohexene)对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8页 |
·不同溶剂对NaVO_3对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溶剂用量对NaVO_3对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