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官员问责制现状及其进路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4页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及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2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0-11页
  (二) 外国官员问责制现状及其研究第11-12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第12-14页
第一章 从理论的视角探析官员问责制第14-25页
 第一节 官员问责制概述第14-21页
  一、官员问责制之责任第14-15页
  二、官员问责制之官员第15-16页
  三、官员问责制之界定第16-18页
  四、官员问责制之内涵第18-20页
  五、对官员问责制的误解第20-21页
 第二节 官员问责制的理论基础及其原则第21-25页
  一、官员问责制的理论基础之一——行政首长负责制第21-22页
  二、官员问责制的理论基础之二——权责一致理论第22-23页
  三、官员问责制的原则第23-25页
第二章 官员问责制实践第25-40页
 第一节 域外及我国香港地区问责制实践及经验第25-32页
  一、外国官员问责制概况第25-28页
   (一) 法国第25-26页
   (二) 德国第26-27页
   (三) 其他国家第27-28页
  二、香港地区官员问责制概况第28-31页
   (一) "高官问责制"的缘起及其构成第28-30页
   (二) "高官问责制"的运行机制第30-31页
  三、域外问责制之启示第31-32页
 第二节 我国官员问责制探源第32-40页
  一、我国官员问责制产生的动因第32-33页
  二、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发展历程第33-34页
  三、我国官员问责制实践第34-40页
   (一) 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概述第35-36页
   (二) 我国官员问责实践情况的特点第36-38页
   (三) 我国官员问责发动机制的构成特点第38-40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官员问责制的构想第40-53页
 第一节 当前我国官员问责中存在的问题第40-47页
  一、权责不清是实施官员问责制的主要障碍第40-41页
  二、问责判定标准过于笼统,为潜在标准发挥作用埋下伏笔第41-42页
  三、问责主体单一,问责范围狭窄,有损问责公正性第42-43页
  四、问责程序不健全,影响问责作用的发挥第43-45页
  五、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缺失,官员复出存在制度软肋第45-47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官员问责制的进路第47-53页
  一、合理划分权责,明确问责对象第47页
  二、细化责任认定标准,扩大问责范围第47-48页
  三、强化异体监督,实现监督多元化第48-49页
  四、完善责任追究程序设计第49-50页
  五、建立完善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第50-52页
  六、培养"问责文化"氛围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riostin在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表达及相关药物干预的研究
下一篇:辽代史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