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限定 | 第10-14页 |
·东北地区的地域概况 | 第10-11页 |
·东北汉族传统民居 | 第11-13页 |
·“合院式” | 第13页 |
·空间要素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相关领域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合院式民居院落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第19-42页 |
·院落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19-27页 |
·单体建筑要素 | 第19-23页 |
·围护要素 | 第23-25页 |
·其它要素 | 第25-27页 |
·院落空间的构成类型 | 第27-33页 |
·以“围合”关系组织要素 | 第28-30页 |
·以“衔接”关系组织要素 | 第30-33页 |
·院落空间的构成特征 | 第33-40页 |
·方形合院的院落形态 | 第33-34页 |
·有机生长的链接关系 | 第34-37页 |
·完全对称的中心轴线 | 第37-38页 |
·开阔松散的院落布局 | 第38-39页 |
·对外封闭与对内开敞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合院式民居院落的空间秩序 | 第42-60页 |
·实用功能的空间序列 | 第42-48页 |
·日常生活与民居空间 | 第42-44页 |
·人生礼仪与民居空间 | 第44-46页 |
·家神信仰与民居空间 | 第46-48页 |
·礼仪规制的空间划分 | 第48-56页 |
·“数”的等级划分 | 第48-51页 |
·“质”的等级划分 | 第51-54页 |
·“位”的等级划分 | 第54-56页 |
·抑扬有致的空间变化 | 第56-59页 |
·规格与尺度的变化 | 第56-58页 |
·围合界面的变化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内在特质 | 第60-79页 |
·院落空间的“中心”性体现 | 第60-65页 |
·“中心”图式观念的减弱 | 第61-62页 |
·院落空间的中心性与玄学理论“正穴” | 第62-63页 |
·院落空间“家”图式的世俗中心性 | 第63-65页 |
·院落空间的“方向”性体现 | 第65-70页 |
·院落空间“方向性”的二元表征 | 第65-66页 |
·院落空间方向性中的自然属性与玄学理论 | 第66-68页 |
·院落空间的方向性特征 | 第68-70页 |
·院落空间的“区域”性体现 | 第70-78页 |
·领域的概念及其特性 | 第70-71页 |
·院落空间领域边界的限定 | 第71-74页 |
·院落空间内部的领域划分 | 第74-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1 院落空间特征的分析比较 | 第84-85页 |
附录2 院落空间内在特质的分析比较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