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引言 | 第12-26页 |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和生理作用 | 第12-14页 |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 | 第12-13页 |
·螺旋藻的生理作用 | 第13-14页 |
·高血压的抑制机理及模型 | 第14-16页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 | 第14-16页 |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模型 | 第16页 |
·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人工合成ACE抑制剂的发展 | 第16-17页 |
·天然来源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生物活性肽概述 | 第17-18页 |
·ACE抑制肽的来源 | 第18页 |
·ACE抑制肽的检测、纯化和鉴定 | 第18-19页 |
·肝损害模型及调控机制 | 第19-22页 |
·D-氨基半乳糖肝损害模型 | 第20页 |
·对乙酰氨基酚肝损害模型 | 第20-21页 |
·肝局部RAS系统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2 螺旋藻酶解液的体外生物活性 | 第26-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螺旋藻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螺旋藻蛋白质提取 | 第27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螺旋藻酶解条件的优化 | 第28-30页 |
·肽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碱性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29页 |
·嗜热菌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29-30页 |
·木瓜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30页 |
·不同分子量大小酶解液的获得 | 第30页 |
·ACE抑制活性的测定 | 第30-32页 |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32-34页 |
·试验结果 | 第34-38页 |
·螺旋藻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 第34页 |
·酶解条件的优化 | 第34-38页 |
·碱性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34-36页 |
·嗜热菌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36-37页 |
·木瓜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37-38页 |
·ACE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38页 |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38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38-40页 |
3 螺旋藻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纯化和鉴定 | 第40-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50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ACE抑制肽的纯化 | 第40-45页 |
·碱性蛋白酶酶解液的纯化 | 第40-43页 |
·木瓜蛋白酶水解液的纯化 | 第43-45页 |
·ACE抑制肽的质谱分析 | 第45-46页 |
·ACE抑制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6-47页 |
·ACE抑制肽的合成 | 第47-49页 |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分析 | 第49页 |
·模拟消化环境稳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试验结果 | 第50-65页 |
·ACE抑制肽的纯化 | 第50-56页 |
·碱性蛋白酶酶解液的纯化 | 第50-53页 |
·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纯化 | 第53-56页 |
·ACE抑制肽的质谱分析 | 第56-58页 |
·Angiotensin Ⅱ标准 | 第56-57页 |
·碱性蛋白酶酶解肽 | 第57页 |
·木瓜蛋白酶酶解肽 | 第57-58页 |
·ACE抑制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58页 |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分析 | 第58-60页 |
·Ile-Gln-Pro的抑制类型 | 第58-59页 |
·Val-Glu-Pro的抑制类型 | 第59-60页 |
·模拟消化环境稳定性分析 | 第60-65页 |
·Ile-Gln-Pro肽稳定性分析 | 第60-63页 |
·Val-Glu-Pro肽稳定性分析 | 第63-65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65-68页 |
4 螺旋藻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体内降压作用 | 第68-11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8-83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68-69页 |
·动物试验 | 第69-72页 |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第69-70页 |
·单次口服剂量试验 | 第70页 |
·动脉血压及心率测定 | 第70-71页 |
·一周间口服降压效果试验 | 第71-72页 |
·实验动物的宰杀和样本收集 | 第72页 |
·肾脏中RAS系统主要因子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72-78页 |
·肾脏总RNA的提取 | 第72-73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73-75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75-78页 |
·血清中RAS系统主要因子的蛋白表达分析 | 第78-83页 |
·血清Angiotensinogen的ELISA分析 | 第78-80页 |
·血清ACE的ELISA分析 | 第80-81页 |
·血清AngⅡ的ELISA分析 | 第81-83页 |
·统计方法 | 第83页 |
·试验结果 | 第83-107页 |
·单次口服剂量试验 | 第83-87页 |
·Ile-Gln-Pro的口服剂量试验 | 第83-85页 |
·Val-Glu-Pro的口服剂量试验 | 第85-87页 |
·一周口服降压效果试验 | 第87-90页 |
·一周试验期间SHR大鼠的成长和饮食参数 | 第87-88页 |
·一周试验期间SHR大鼠的WSBP变化 | 第88-89页 |
·一周试验期间SHR大鼠的WDBP变化 | 第89-90页 |
·肾脏中RAS系统主要成分的MRNA表达水平 | 第90-102页 |
·看家基因GAPDH的检测结果 | 第90-92页 |
·肾脏中Renin的mRNA表达水平 | 第92-95页 |
·肾脏中ACE的mRNA表达水平 | 第95-97页 |
·肾脏中AT1的mRNA表达水平 | 第97-100页 |
·肾脏中AT2的mRNA表达水平 | 第100-102页 |
·血清中RAS系统主要成分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102-107页 |
·血清中Ang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102-104页 |
·血清中ACE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104-106页 |
·血清中AngⅡ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106-107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107-110页 |
5 螺旋藻及其酶解液的体内抗氧化和护肝作用 | 第110-1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0-121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110-111页 |
·膳食性螺旋藻的小鼠体内抗氧化和护肝作用 | 第111-120页 |
·实验动物与饲料 | 第111-112页 |
·护肝剂量试验 | 第112-114页 |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 第114-116页 |
·体内抗氧化和护肝作用试验方案 | 第116页 |
·肝脏中TBARS水平的检测 | 第116-117页 |
·肝脏中GSH水平的检测 | 第117-118页 |
·肝脏中IL-18 mRNA的Real-Time PCR分析 | 第118-119页 |
·血清中IL-18的ELISA分析 | 第119-120页 |
·螺旋藻酶解液的大鼠体内抗氧化和护肝作用 | 第120-121页 |
·螺旋藻酶解液的准备 | 第120页 |
·实验动物与饲料 | 第120-121页 |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 第121页 |
·肝脏中TBARS水平的检测 | 第121页 |
·肝脏中IL-18 mRNA水平的检测 | 第121页 |
·血清中IL-18含量的检测 | 第121页 |
·肝脏中局部RAS系统主要成分mRNA水平的检测 | 第121页 |
·血清RAS系统主要成分含量的检测 | 第121页 |
·统计方法 | 第121页 |
·试验结果 | 第121-136页 |
·膳食性螺旋藻的小鼠体内抗氧化和护肝作用 | 第121-130页 |
·小鼠成长参数 | 第121页 |
·螺旋藻护肝剂量试验结果 | 第121-125页 |
·螺旋藻抗氧化试验中小鼠血清GOT和GPT的水平 | 第125-127页 |
·小鼠肝脏中TBARS的水平 | 第127页 |
·小鼠肝脏中GSH的水平 | 第127-128页 |
·螺旋藻对IL-18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第128-130页 |
·螺旋藻酶解液的大鼠体内抗氧化和护肝机制 | 第130-136页 |
·大鼠成长参数 | 第130页 |
·大鼠血清GOT和GPT的水平 | 第130-131页 |
·大鼠肝脏中TBARS的水平 | 第131-132页 |
·螺旋藻酶解液对IL-18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第132-134页 |
·螺旋藻酶解液对RAS系统主要成分的表达调控作用 | 第134-136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136-140页 |
结论 | 第140-142页 |
缩略词表 | 第142-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8页 |
个人简介 | 第158-160页 |
导师简介 | 第160-164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64-166页 |
致谢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