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内抗震工程的发展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结构动力失稳判别准则概述 | 第13-14页 |
| ·钢管拱桁架结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结构弹塑性分析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 ·非线性有限元结构分析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 ·几何非线性 | 第18-19页 |
| ·材料非线性 | 第19页 |
| ·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倒塌破准则 | 第19-26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19页 |
|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 ·钢管拱桁架结构破坏判定准则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单榀钢管拱桁架的结构设计 | 第26-40页 |
| ·钢管拱桁架结构模型设计 | 第26-30页 |
| ·几何尺寸 | 第26-29页 |
| ·荷载取值 | 第29-30页 |
| ·钢管拱桁架的静力分析 | 第30-35页 |
| ·钢管拱桁架结构的截面选择 | 第30页 |
| ·钢管拱桁架结构部分杆件应力比 | 第30-31页 |
| ·钢管拱桁架结构在荷载组合下位移 | 第31-35页 |
| ·钢管拱桁架结构模态分析 | 第35-40页 |
| 第四章 单榀钢管拱桁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40-72页 |
| ·动力分析初始条件 | 第40页 |
| ·地震波选取 | 第40-41页 |
| ·塑性铰参数定义 | 第41-43页 |
| ·X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 | 第43-51页 |
| ·节点位移响应分析 | 第43-46页 |
| ·杆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和结构的变形形态 | 第46-51页 |
| ·最大节点屈服位移比 | 第51页 |
| ·Z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 | 第51-59页 |
| ·节点位移响应分析 | 第52-55页 |
| ·杆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和结构的变形形态 | 第55-59页 |
| ·最大节点屈服位移比 | 第59页 |
| ·X+Z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 | 第59-67页 |
| ·节点位移响应分析 | 第59-62页 |
| ·杆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和结构的变形形态 | 第62-67页 |
| ·最大节点屈服位移比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72页 |
| 第五章 钢材强度不同对钢管拱桁架动力破坏的影响 | 第72-108页 |
| ·钢管拱桁架不同钢材强度用钢量对比分析 | 第72页 |
| ·宁和波作用下钢材强度不同对钢管拱桁架动力响应影响 | 第72-83页 |
| ·节点位移响应对比分析 | 第72-77页 |
| ·杆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和结构的变形形态对比分析 | 第77-82页 |
| ·最大节点屈服位移比对比分析 | 第82-83页 |
| ·LOMA波作用下钢材强度不同对钢管拱桁架动力响应影响 | 第83-95页 |
| ·节点位移响应对比分析 | 第83-88页 |
| ·杆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和结构的变形形态对比分析 | 第88-94页 |
| ·最大节点屈服位移比对比分析 | 第94-95页 |
| ·人工波作用下钢材强度不同对钢管拱桁架动力响应影响 | 第95-105页 |
| ·节点位移响应对比分析 | 第95-99页 |
| ·杆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和结构的变形形态对比分析 | 第99-104页 |
| ·最大节点屈服位移比对比分析 | 第104-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 ·结论 | 第108页 |
| ·展望 | 第108-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