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冲任学说发展与各医家简介及冲任学术贡献 | 第8-11页 |
1. 冲任学说发展 | 第8-9页 |
·萌芽阶段 | 第8页 |
·成熟阶段 | 第8-9页 |
·深化在当代 | 第9页 |
2. 各医家简介及冲任学说贡献 | 第9-11页 |
·岐伯简介及冲任理论思想 | 第9页 |
·张景岳简介及冲任理论思想 | 第9-10页 |
·李时珍简介及冲任理论思想 | 第10-11页 |
第二部分 冲任学说理论研究 | 第11-39页 |
1. 冲任解剖—联系脏腑、运行气血、主司经孕、为生殖之“经” | 第11-14页 |
·冲任与脏腑 | 第11-14页 |
·冲任与肾 | 第11-12页 |
·冲任与脾胃 | 第12-13页 |
·冲任与肝 | 第13-14页 |
·运行气血、主司经孕、为生殖之“经” | 第14页 |
2. 冲任生理—任通冲盛、氤氲有时 | 第14-18页 |
·岐伯“肾—天癸—冲任贯穿女性整个生理过程” | 第15-16页 |
·李时珍“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緼之候” | 第16页 |
·张景岳“冲任乃月经之本” | 第16-18页 |
3. 冲任病理—冲任阻滞、闭经不孕 | 第18-21页 |
·岐伯“妇科之疾乃冲任为病” | 第18-19页 |
·张景岳“命门、精血、冲任为妇女发病之因” | 第19-20页 |
·李时珍“冲任损伤致妇女为病” | 第20-21页 |
4. 治则治法—调畅冲任、行经助孕 | 第21-24页 |
·冲任实证 | 第22-23页 |
·冲任虚证 | 第23-24页 |
5. 调理冲任中药,调理脏腑(补肾、健脾、疏肝) | 第24-31页 |
·调理冲任中药 | 第24-27页 |
·专法治冲任 | 第24-25页 |
·专药治冲任 | 第25-27页 |
·专方治冲任 | 第27页 |
·调理脏腑 | 第27-31页 |
·补肾 | 第28-29页 |
·健脾 | 第29-30页 |
·疏肝 | 第30-31页 |
6. 针刺调理冲任及其临床疗效 | 第31-39页 |
·岐伯对冲任腧穴及循行分布的论述 | 第31-33页 |
·李时珍对冲任腧穴及循行分布的论述 | 第33页 |
·张景岳对冲任腧穴及循行分布的论述 | 第33页 |
·针刺对于脑—肾—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 | 第33-34页 |
·针刺治疗妇科疾病与神经节段性取穴原则 | 第34-35页 |
·针刺调理冲任取穴方法 | 第35页 |
·妇科常用穴与冲任经络的关系 | 第35-36页 |
·三位医家针刺调理冲任 | 第36-37页 |
·针刺调冲任的临床疗效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4-46页 |
基金资助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