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公诉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对国内外行政公诉制度研究的评述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行政公诉制度的概述 | 第14-24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内涵 | 第14-15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性质 | 第15页 |
·行政公诉制度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5-21页 |
·行政公诉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区分 | 第15-17页 |
·行政公诉制度与公益诉讼制度的区分 | 第17-18页 |
·行政公诉制度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区分 | 第18-19页 |
·行政公诉制度与民众诉讼的区分 | 第19-21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价值 | 第21-22页 |
·有利于权力监督制约体制的完善 | 第21页 |
·有利于缓解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 | 第21-22页 |
·有利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行政公诉制度构建的基础 | 第24-30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24-26页 |
·当事人理论 | 第24-25页 |
·原告资格理论 | 第25-26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宪法基础 | 第26-27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诉讼法基础 | 第27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历史依据 | 第27-28页 |
·行政公诉制度的现实需要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行政公诉制度的域外实践 | 第30-34页 |
·英美法系国家的实践 | 第30-31页 |
·英国关于行政公诉制度的规定 | 第30页 |
·美国关于行政公诉制度的规定 | 第30-31页 |
·大陆法系国家的实践 | 第31-32页 |
·德国关于行政公诉制度的规定 | 第31页 |
·法国关于行政公诉制度的规定 | 第31页 |
·意大利关于行政公诉制度的规定 | 第31-32页 |
·域外行政公诉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5章 我国行政公诉制度的构建 | 第34-49页 |
·我国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4-37页 |
·我国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34-35页 |
·我国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检察机关在行政公诉中的法律定位 | 第37-39页 |
·行政公诉案件的管辖和审级 | 第39-40页 |
·行政公诉案件的管辖问题 | 第39页 |
·行政公诉案件的审级问题 | 第39-40页 |
·行政公诉案件的受案范围 | 第40-43页 |
·行政公诉的基本程序 | 第43-46页 |
·行政公诉的前置程序 | 第43-44页 |
·行政公诉的诉前程序 | 第44-45页 |
·行政公诉的诉中程序 | 第45页 |
·行政公诉的诉后监督 | 第45-46页 |
·行政公诉的举证责任 | 第46-48页 |
·原则上应由检察机关负举证责任 | 第46-47页 |
·行政机关对特殊情形的举证责任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