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相关问题分析 | 第21-30页 |
·公共服务体系的提出 | 第21-25页 |
·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 第21-22页 |
·公共服务体系的特征 | 第22-24页 |
·公共服务体系的类型 | 第24-25页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27页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与产出 | 第25页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配置 | 第25-26页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 | 第26页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 | 第26页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法律法规 | 第26-27页 |
·影响公共服务需求的因素 | 第27-28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27页 |
·公众需求结构 | 第27页 |
·获取成本 | 第27-28页 |
·偏好差异 | 第28页 |
·公共服务的渠道 | 第28-30页 |
3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30-44页 |
·数字资源保存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建设 | 第30-31页 |
·健全公共服务系统机制 | 第30页 |
·完善协作机制 | 第30页 |
·探索需求分析与评估反馈机制 | 第30-31页 |
·引入产学研机制,注重成果孵化 | 第31页 |
·开拓条件保障与长效运行机制 | 第31页 |
·数字资源保存公共服务内容体系的建设 | 第31-35页 |
·服务主体 | 第31-32页 |
·服务对象 | 第32页 |
·服务项目 | 第32-35页 |
·数字资源保存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 第35-42页 |
·服务系统的搭建 | 第35-38页 |
·服务组织的确立 | 第38-39页 |
·服务方式的开展 | 第39-42页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面向用户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42-44页 |
·数字资源服务方需制定服务政策 | 第42-43页 |
·数字资源服务方筹划各项服务功能 | 第43页 |
·数字资源服务方记录用户访问行为 | 第43页 |
·数字资源服务方用户访问权限的界定 | 第43页 |
·数字资源保存方检验数字资源的可利用性 | 第43-44页 |
4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公共服务体系的评估 | 第44-56页 |
·评估的基本思路 | 第44-48页 |
·评估的方式 | 第44-45页 |
·指标要素的确定与分析 | 第45-46页 |
·评估的原则 | 第46-48页 |
·评估的步骤 | 第48-52页 |
·评估的内容 | 第52-56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56-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 第62-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硏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