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2 黑龙江省现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 第18-23页 |
·黑龙江省概况 | 第18-19页 |
·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 第19-21页 |
·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现况及投入发展方向 | 第19-20页 |
·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20-21页 |
·黑龙江省现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 第21-22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 | 第21页 |
·绩效评价结果价值取向有偏差 | 第21-22页 |
·财政支出责任制度调节能力有限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 第23-29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第23页 |
·功能针对性原则 | 第23页 |
·重点突出原则 | 第23页 |
·效果可行性结合原则 | 第23页 |
·动态可拓展原则 | 第23页 |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3-25页 |
·财政支出总量评价指标 | 第24页 |
·财政支出结构指标 | 第24-25页 |
·财政调控指标 | 第25页 |
·绩效评价体系方法及构建 | 第25-28页 |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模型构建分析过程 | 第26-27页 |
·因子分析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适用性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第29-46页 |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 第29-32页 |
·重点开发区域 | 第30-31页 |
·限制开发区域 | 第31页 |
·禁止开发区域 | 第31-32页 |
·基本数据 | 第32-35页 |
·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 第35-42页 |
·因子分析法分析重点开发区 | 第35-39页 |
·因子分析法分析限制开发区 | 第39-42页 |
·禁止开发区的分析 | 第42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单个因子得分分析 | 第42-44页 |
·综合得分排名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推进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构想 | 第46-55页 |
·创设主体功能区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的新环境 | 第46-47页 |
·改进政府管理机制 | 第46页 |
·合理集聚各功能区产业经济 | 第46页 |
·促进人口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分布 | 第46-47页 |
·调节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政府的财政职能 | 第47-48页 |
·重视绩效评价结果对各功能区的影响 | 第48-51页 |
·重点开发区 | 第48-49页 |
·限制开发区 | 第49-50页 |
·禁止开发区 | 第50-51页 |
·主体功能区规划下优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 第51-54页 |
·完善区域财政政策 | 第51-52页 |
·提供特色生态产业的激励机制 | 第52-53页 |
·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 | 第53页 |
·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监督性和约束力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